为什么会出现药物性肾损害?

生活中生病了就要吃药,这样才能及时将病情控制住,大多数人在遇到这种现象的时候,都会选择通过吃药的方法来治疗疾病,有些人在家里经常是会备上很多的药物,有中药的,有保健类的药物等,有些人错误的以为吃药不仅可以治病,而且还可以防身,对身体的健康好处是很多的 。

为什么会出现药物性肾损害?

文章插图

为什么会出现药物性肾损害?
肾脏是机体代谢和排泄药物的重要器官,因此也是药物损伤的主要靶器官 。一般来说,大多数药物都要经肝脏代谢后从肾脏排出,当肝功能异常时,药物从肾脏代谢的负担显著增加 。还有一部分药物只在肾脏代谢和排泄,药物在肾脏组织中蓄积、沉淀,最终导致肾脏组织出现损伤 。
哪些人易出现药物性肾损害
药物导致的肾损害存在很大的个体差异,与用药的时间、剂量、患者的生理状态、存在的基础疾病等许多因素相关 。最常出现药物性肾损害的是既往存在肾脏疾病或肾功能不全的患者,特别是潜在的肾功能不全患者,如老年人群 。
老年患者因肾脏功能生理性减退,常合并多系统疾病并服用多种药物,特别容易出现药物性肾损害,同时由于老年患者对药物性肾损害的表现不敏感,无法及时发现,更易导致严重的后果 。
为什么会出现药物性肾损害?

文章插图

哪些药物易导致肾脏损害
导致肾脏损害的药物多种多样,包括中药、西药及其各种制剂 。目前我国导致肾损害最常见的药物包含抗菌药物、造影剂、解热镇痛药、利尿和脱水药、中药和中成药等 。由于西药化学成分明确,临床前研究较为深入,对于可能出现的肾脏毒性能提高警惕并加强防范,而中药的肾毒性影响往往被公众忽视 。
我国中药的使用存在着使用人群数量大、使用不规范、药品质量参差不齐等多种问题,且使用者常存在随意用药、疏于监测等问题,这加重了我国中药导致的肾损害问题 。
药物性肾损害的表现
不同药物导致的肾损害临床表现各异,但一般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 。急性的肾损伤通常在单次或用药数日后出现,大部分表现为血尿、蛋白尿,少数患者可出现急性肾衰竭 。有些患者可以出现少尿,甚至无尿,可伴有恶心、食欲不振等不适 。还有一些药物不会引起少尿或无尿,称为非少尿性肾损伤,此种状况如果不密切监测尿常规和肾功能的变化,不易早期发现药物相关性肾损伤 。
慢性肾损伤常在长期持续服药或反复间断用药后逐渐出现,可表现为逐渐出现的多尿或夜尿增多、电解质紊乱、贫血等,并进展至慢性肾衰竭 。
为什么会出现药物性肾损害?

文章插图

药物性肾损害如何治疗
药物性肾损害的主要治疗措施包括:立即停用可疑药物并积极治疗并发症,对症支持治疗,病情危重者可及时透析,因过敏导致且停药一周不缓解的可酌情加用糖皮质激素 。一般年轻无基础疾病、肾损害程度轻、及时发现并停用相关药物的患者预后相对较好 。
如何预防药物性肾损害
通常来说,剂量过大、疗程过长是用药后出现肾脏损害最主要的原因 。因此,首要原则就是坚持合理用药、切忌滥用药物 。对于老年人、伴有基础疾病者、原本存在肾功能不全的患者,用药前应评估其肾功能情况,根据肾小球滤过率水平调整用药剂量,并且应避免联合应用多种肾毒性药物,避免滥用抗菌药 。

【为什么会出现药物性肾损害?】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