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感、医忧、医望

“源于中医,刻苦参西,继承发展,回归中医”是国医大师周仲瑛给南京中医药大学60周年校庆的寄语 。这16个字的寄语背后,是老一辈中医的亲身经历和深刻领悟,是他们对后来者的谆谆教导和殷切期望,是他们毕生的心血和经验总结!已经过了中午12点,周仲瑛还没有看完所有预约的病人 。他之前很累,但是顽强的意志力,医生的责任心,及时的治疗,让他恢复的很快,名医工作室里都是病人 。
谈起新中国成立初期南京中医药大学第一期高等中医课程和办学的话题,作为当时的学生之一,周仲瑛思维敏捷,聊了聊 。他对医疗的感受、担忧、希望都在他的言语和话语中,也在他的心里 。
实践医学情感是中医的必由之路 。
“实践是中医的必由之路 。无论是科研还是理论,首先要从实践出发,看病 。”第一期中医进修班的教育模式,对周仲瑛一生的中医生涯,并最终成为“国医大师”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
回忆起江苏省中医院成立的时候,周仲瑛认为自己虽然行医多年,但并没有系统地做过病房医疗 。创办中医院,他是从参与筹建病房,设置病房和床位开始的 。在实践中,他坚持以中医为主,充分发挥中医特色 。经过几十年的良好锻炼,他也有所提高 。从此,他更加坚定了对中医的执着追求 。
交谈中,他对建国初期的领导人充满了崇敬和感激 。他说,当时的各级领导都非常重视中医药,非常关心中医药工作 。比如时任江苏省卫生厅厅长的陆炳奎,经常去医院、病房看中医发展,看中医是不是主体,看是否发挥了特色 。
在转岗后,昆副校长到学校抓准备工作 。他走群众路线,提倡“官教兵、兵教教官、兵教兵”的教学方法;强调中医工作的一些特点和要求,鼓励前来进修的学生编写教材和练习讲座 。这种强调“早临床、多临床、反复临床”的做法,鼓励大家学、学、教,建立了知行合一的良好氛围,对中医的发展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 。
所以他的经验是,坚持实践就是胜利,动摇就是失败 。为什么?因为中医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医学,不可能坚持到底,把病治好 。只有坚持下来,找到走出困境的方法,才能提高自己的理论和临床水平 。这种提高不是你能从书本上学到的 。
年轻的中医没尝过甜头,不了解中医不可替代的作用 。没有“悟”,也就是没有对中医的了解 。我的实践能力弱,胆子也弱 。不像过去,遇到一个难题,就找中医的突破点 。医生白天守在病房,晚上巡逻,晚上加班,给病人熬药 。
基于对教学的热爱和重视,开学后,上级将周仲瑛调到学校担任校长 。“它的目的不是为了当干部、当官,而是想为中医教育多做点贡献,追求一些事业 。”在他看来,中医从大学、医院、科研院所发展起来是一个很大的发展,文化在其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传承就是回归中医教育,就是以中医为立足点,而不是以西医为立足点 。”作为南京中医药大学的老校长,周仲瑛认为,一个学校的发展方向要立足于自身,要自我设计,不能都是一个模式 。你这样走,我就这样走,大家一起这样走,不会有特色和优势 。中医药院校培养的人才必须掌握中医药知识和技能 。
现在,我们已经把师徒制作为一个重点项目,继承老教师的一些新的学术观点、思想和临床经验,而不是按照现在的那套科研思路 。如何在适合中医发展的前提下,考虑一些多模式的学校和医院,是目前需要做的重点工作 。
他强调,做中医工作的人要“源于中医,热情加入西方,继承发展,回归中医” 。只有这样才能发展 。不能靠西医为保驾护航,西医为主角,中医为配角,这样不利于中医自身的发展 。人们常说的“自主创新”,就是要立足自身发展,“有所为有所不为”,不能贪多,更不能求全 。
在学术上,周仲瑛主张求同存异 。认为可以有多种模式,不需要政府制定标准和框架 。每个人都被困在这个标准和框架里 。他认为中西医是互补的,而不是从属的 。作为中医,也要兼顾西医的长处,同时也要看到中医有自己的长处 。如果没有优势,中医不用等到现在,早就被淘汰了 。这就是历史,适者生存 。中医也有中医的适应性 。中医的适应性不代表西医就能适应 。西医的专科不代表中医也是专科 。它们是互补的,不是从属的,不是替代的 。我们都需要冷静思考这些问题,妥善处理这些关系,才能形成相对繁荣的学术氛围,体现“百家争鸣”的方针 。
期待“三甲”是培养人才的基本途径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