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小刚|“不可一世”的冯小刚,没想到也有今天( 二 )


这份工作并不辛苦 , 相反还很轻松 , 朝九晚五 , 他闲来无事就会叫上好友一起谈天说地聊理想 。

公司闲的时候基本没有什么活干 , 一天他按时来上班 , 领导却在办公室呼呼大睡 , 他自顾自看了会书 , 实在无聊就去找了隔壁设计学院的人聊天 , 聊着聊着就一起去买了酒上了天台 , 畅谈人生 。
在天台上他借着酒劲 , 说出自己的理想:“我 , 冯小刚 , 将来一定要出人头地成为名人 , 让所有人都认识我!”

从这过后他就一直想出去闯闯 , 越来越不满意自己现在浑浑噩噩的生活 , 总觉得自己的人生不该这样 。
于是他毅然决然辞职了 , 准备出去干出一番事业来 , 为了离自己的梦想更进一步 , 他捡起了自己老本行 , 去了剧组当美工 。
偶然的一次机会 , 他去医院帮别人送东西遇到了一位长得像仙女的女生 , 顿时脚都迈不开了 。

左打听右打听才知道这个“仙女”是知名导演郑晓龙的妻子 , 好巧不巧自己还在他的剧组工作 , 既然名花有主 , 他只能放弃 。
医院离剧组并不远 , 冯小刚到处打听已经传到了郑晓龙的耳朵里 , 听说这个人在他剧组工作 , 他产生去看看这个人什么样的想法 , 两人因此结识 。
此时的郑晓龙已经拍了国民级的影视剧《偶像》 , 冯小刚知道自己想要成为名人就要抱紧郑晓龙这棵大树 。

从这之后他每天跟在郑晓龙身后转 , 一来二去 , 在相处过程中郑晓龙看到了冯小刚的才华 , 于是两人渐渐变成了好朋友 。
在这个过程里 , 他也没有闲着 , 不仅完成了美工的工作 , 甚至还担任起了编剧 , 1991年《遭遇激情》上映 , 他的名字就被写在了编剧一栏里 , 郑晓龙都在他后面 。
没多久郑晓龙准备筹拍另一部剧《编辑部的故事》 , 他依旧担任剧里的美工 , 编剧是当时北京城里炙手可热的作家王朔 , 原本这个剧一共要拍十七集 , 但郑晓龙实地拍摄起来觉得剧情远远不止十七集 , 于是提出要改剧本 。

整个剧组没有一个人搭话 , 冯小刚觉得自己已经有了一定的经验 , 可以试试 , 于是毛遂自荐 , 郑晓龙见没有人搭腔 , 只能死马当活马医 , 让他参与了剧本的创作 。
剧本创作期间 , 他每天和王朔待在一起 , 两个人也渐渐熟悉起来 。

要知道这个时候王朔几乎每本小说翻拍出来的影视作品都炙手可热 , 1994年《永失我爱》、1993年《无人喝彩》 , 每一步都是经典中的经典 , 就连姜文这样高傲的人都要围着他转 。
冯小刚想要是能和王朔搭上关系就离出名又近了一步 , 于是一直对王朔献殷勤 , 在剧组端茶倒水一样不落 。

王朔原本对他并不看好 , 对他的印象一直停留在:一个长得有点“贼眉鼠眼”的人 。 但工作让两人的相处机会变多 , 他发现冯小刚确实有两把刷子 , 虽然人长得不咋地 , 但能力确实还不错 。

进入影视行业《编剧部的故事》上映后 , 引发了热烈的反响 , 全国的电视机都在播放这部电视剧 , 情景喜剧的模式在国内引发了空前的热潮 。

冯小刚也凭借这部电视剧获得了众多关注 , 顺利进入他梦寐以求的影视圈 。
冯小刚清楚地知道自己要想在娱乐圈立足 , 就一定要抓住王朔这个“大名人” 。
两人也算是臭味相投 , 王朔愿意带着他玩 , 很长一段时间里 , 两人几乎是连体婴般的存在 , 没多久两人决定一起搞事业 , 一起开了一家影视公司 。
【冯小刚|“不可一世”的冯小刚,没想到也有今天】
冯小刚没想到自己的“成名之路”这么顺利 , 开公司后他每天和王朔除了喝酒就是聊创作 , 趁热打铁创作出了《一地鸡毛》《永失我爱》 , 口碑都还不错 。 当一切发生得太顺利的时候 , 总会出点什么意外 。

从前王朔的作品都是娱乐圈各导演争抢的对象 , 但短短几个月人人避而不及 , 因为其内容无法过审 , 拍出来的东西根本没法播 。
投资方血本无归 , 眼前的一切发生得太突然 , 王朔显然没有准备好 , 周边环境的压力让他选择了逃跑 , 去了美国 , 冯小刚想拦也拦不住 。

冯小刚也被打回了谷底 , 没有了王朔他根本没有好本子好创作 , 垂头丧气的他借酒浇愁了一段时间 , 直到北京电影制片厂的厂长找上门来 , 他看了《编辑部的故事》觉得冯小刚身上有一定的喜剧天赋 , 想找他拍喜剧片 。
虽说是靠喜剧出名 , 但冯小刚并不爱拍喜剧片 , 因为当时的市场喜剧在最末端 , 文艺片在顶端 , 他一直想拍文艺片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