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风光一时的小马云?曾经风光一时的白酒( 二 )


当时的罗马共和国正值其在意大利半岛上疯狂扩张的阶段,凭借着战力优秀的重步兵,罗马人在意大利半岛罕有敌手 。不过,在与伊庇鲁斯国王皮洛士的数次交锋中,罗马人却屡屡遭到重创,伊庇鲁斯军的胜负核心,正是其战象部队 。皮洛士总共和罗马人进行了三次规模较大的会战,即赫拉克利亚会战、阿斯伦琴会战和贝内温图会战,前两场战役都取得了胜利,而贝内温图会战则终结了伊庇鲁斯和罗马共和国的战争 。
皮洛士的军队,往往在会战中会用主力步兵与罗马人的主力步兵展开对峙,有时候,罗马人甚至能够在步兵战中取得上风 。但是,皮洛士的侧翼却总是能击破罗马人的侧翼,原因就在于他利用战象的方式,他将战象部队配备在了侧翼中,与骑兵混编,这样的侧翼部队,凭借着战象的生理特点,常常能够让不熟悉战象的罗马骑兵落荒而逃,而侧翼的罗马步兵见到这样的景象,往往也不敢抵抗,很快就溃散了,因此,罗马军队前两次会战,都是因为侧翼遭到击破,主力被夹击而战败 。

曾经风光一时的小马云?曾经风光一时的白酒

文章插图
皮洛士战争
而尽管贝内温图战役罗马人获得了胜利,但却不是因为他们找到了应对战象的方法,而是这场战役中,伊庇鲁斯军队中一头幼象因为受伤而哭喊,结果居然影响到了其它疲惫的战象,导致它们纷纷失去控制,反而转身击溃了自己军队的战线,真是成也战象,败也战象 。而皮洛士的经历,充分说明了这一时期战象的特点,那就是在合理战术运用下的极度强大、实用,但是失控风险却依然如影随形,即使皮洛士这样的军事家,也因为这个致命缺点而阴沟里翻了船 。
讽刺的是,虽然罗马人在与皮洛士的战争中屡屡遭到战象重创,他们却丝毫没有学会如何对付这些部队 。因此,皮洛士撤走后十多年,罗马人与迦太基人爆发了第一次布匿战争,在这场战争中,迦太基人就有驯化的北非森林象组成的战象部队 。罗马人在第一次布匿战争中一度尝试登陆迦太基本土,执政官雷古鲁斯试图一举攻克迦太基终结战争,结果却遇到了斯巴达人赞提帕斯率领了迦太基军队,其中包含着100头战象 。罗马人偷懒的后果十分严重,在无谋的正面交战中,罗马军队全军覆没,其中光是被战象冲杀、践踏而死的就有8000多人 。
迦太基战象部队
不过,虽然罗马人在这场战斗中损失惨重,却还是有了收获,那就是他们终于学会了正视战象部队 。在迦太基人被战象部队的优秀战力所鼓舞后,他们派遣了包含150头战象的军队赶往西西里岛与罗马人交战 。当时罗马人盘踞在巴勒莫城内,为了对付战象部队,罗马人让所有的轻装部队全部配备投枪,在迦太基步兵们随同战象部队缓缓通过巴勒莫城外的护城河时,罗马步兵们一口气向战象部队扔完所有的投枪,随后马上溜之大吉,象群因此陷入混乱之中,不少战象狂奔跌入护城河中,而另外的战象则肆意在迦太基军队中践踏,罗马军队此时趁机杀出,最终反而赢得了胜利 。
从迦太基人在第一次布匿战争中的表现来看,迦太基人使用战象的战术,总体来说比伊庇鲁斯军原始,还是非常简单地利用战象直接冲击对方的步兵,而不是混入侧翼组成强有力的侧翼大军,这也方便了罗马人的反击,一旦战象陷入混乱,相比灵活的骑兵,迟缓的步兵只能白白遭受战象践踏 。
汉尼拔的部队并不依赖战象
顺带一提,迦太基人在第二次布匿战争,即汉尼拔战争中同样也尝试使用战象,但是汉尼拔的战象在翻越阿尔卑斯山时就损失了大半,等到真正和罗马人交战时,汉尼拔已经没有一只可以用来作战的战象了,不过,战象部队对于汉尼拔而言,其实反倒不是什么优秀的战力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汉尼拔与其宿敌罗马名将西庇阿对决的扎马战役中,面对汉尼拔军的战象冲锋,罗马人变化队形,形成了一个又一个“通道”,就这样让战象直接从罗马人的阵型穿越了过去 。名将对决,战象部队的存在与否变得毫无影响 。
对于罗马人而言,自皮洛士时代起,对于战象的恐惧已不复存在,从第一次布匿战争中第一次击败战象开始,到第二次布匿战争中轻松化解战象的威胁,罗马军队应付战象变得越来越轻车熟路,而对于那些与罗马敌对,偏偏部队里还大量配备战象的国家而言,这就变成了一个巨大的灾难 。
安条克大帝
以前文提到的塞琉古帝国为例,其中兴之主安条克大帝在公元前190年与罗马共和国展开决战,在这场被后世称为马格尼西亚战役的战斗中,安条克大帝一度凭借披甲具装骑兵集群突破了罗马重步兵组成的罗马-帕加马联军左翼,一度直抵罗马人大营 。正当安条克大帝自己忙于攻克敌军大营时,被留在后方的塞琉古主力继续与罗马人鏖战 。原本他们并没有落于下风,结果主力步兵的阵型核心处的战象部队却成了罗马人的突破口,罗马人将标枪和弓箭全部往战象上招呼,战象部队果然按罗马人预料一般发了狂,成功从塞琉古大军核心处向外践踏友军,就这样,塞琉古大军没被罗马人攻破,却被友军的战象部队从背后瓦解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