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他押上了全部身家,买断《西游记》版权,同行嘲笑:就等破产吧

西游记|他押上了全部身家,买断《西游记》版权,同行嘲笑:就等破产吧

文章图片

西游记|他押上了全部身家,买断《西游记》版权,同行嘲笑:就等破产吧

文章图片

西游记|他押上了全部身家,买断《西游记》版权,同行嘲笑:就等破产吧

文章图片

西游记|他押上了全部身家,买断《西游记》版权,同行嘲笑:就等破产吧

文章图片


“龙游浅水遭虾戏 , 虎落平原被犬欺 。 纵然好事多磨障 , 谁像唐僧西向时?” , 作为中国四大名著、四大奇书之一 , 《西游记》从明代流传至今 。 师徒四人西天取经的故事脍炙人口、广为流传 , 在20世纪末更是被翻拍成电视剧 , 以另一种形式又一次风靡全国 。
《西游记》已然成为中华文化不可磨灭的印记和象征 , 但在它诞生之初 , 却也经历了无人问津的窘境 , 是唐光禄的“疯狂”举动拯救了这部奇书 。

西游记
现世奇书遭嫌弃
弼马温大闹蟠桃园、三打白骨精、真假孙悟空 , 这些故事于我们今天来看 , 这都是自吴承恩的《西游记》中读到的 , 儿时读《西游记》 , 我常惊叹于吴承恩天马行空的想象力 , 在他塑造的神仙世界里流连忘返 。
在今天被捧为文学界经典的奇书 , 在明代书成之初 , 却是遭到百般嫌弃 。 吴承恩经过整理 , 摸索出一条故事主线 , 在中国民间传说和话本、戏曲的基础上 , 通过自己的润色、修饰 , 对每个故事更加传神的表达 , 在大的框架之下 , 利用自己的文字功夫 , 才终于写出了《西游记》来 。
仕途失意 , 对《西游记》满怀期望的吴承恩再一次被现实击倒 。 四处寻求书商出版却无一人愿意投资 。 奇书遭人万般嫌弃 , 原因何在?没有现今先进的印刷技术 , 纸张在当时仍是金贵物品 , 而《西游记》要想成版印刷 , 必须要有书商愿意投资 。

吴承恩
《三国演义》、《水浒传》是当时市面上的畅销作品 , 而类似《水浒传》 , 光书版便是一笔巨资 , 加上后期的批量刊印发行 , 耗资巨大 。 因此印书对于当时的书商来说 , 是成本高、风险大的投资 。
可实际上 , 吴承恩笔下的许多故事 , 并非是他一人所想象出来的 , 像唐僧西天取经早在《西游记》问世前便已经是大家口耳相传、妇孺皆知的故事了 。 因此说 , 《西游记》也像是吴承恩的“故事合集” 。
没有书商愿意刊印吴承恩的《西游记》在情理上却也说得过去 。 毕竟 , 书中的许多故事 , 早已经人尽皆知 , 谁又会去买一本自己早已熟知的故事的合集呢?吴承恩抱着自己珍视的书稿 , 跑遍了城内所有的书商 , 结局却都是被拒之门外 。
看不到市场的吴承恩再也没了信心 , 只能卖给了一个愿意收藏的王爷 , 这王爷府 , 却成了《西游记》成名的起源之地 。

吴承恩
没落的“疯子”
《西游记》从明朝红到了21世纪 , 后人在回顾历史时 , 经常嘲笑当时不肯刊印《西游记》的书商 , 笑他们无知 , 笑他们目光短浅 。 可我却觉得 , 虽然这些书商算不得好的伯乐 , 却也不应是无知的 。
试想 , 如若今天刊印书籍仍要花费巨大的代价 , 书籍也不是寻常百姓能够负担的起的 , 一个想要盈利的商人怎么会疯狂到想要刊印一本“故事合集”呢 。 因此 , 明朝书商的选择 , 应算是正常的大多数人的选择 。
而唐光禄的选择 , 才应称得上是“疯子”般的举动 。 唐光禄祖上倒也算得上辉煌 , 在元朝时唐家的产业世德堂刻书行占据了南京城书行的半壁江山 。 可到了明代唐光禄这代 , 世德堂已然没了往日的风光 , 开始走上了下坡路 。
也许上天也不愿一个书行世家就此没落 , 让唐光禄遇到了《西游记》 。 在王爷家中看到《西游记》的唐光禄并未像其他书行老板一般弃之如履 。
相反 , 被书中生动形象的神仙人物所震撼 , 唐光禄像捡到宝贝一般 , 做出了应是他此生最大胆的决定:买下这部著作的版权 , 开始刻印书版 。
书行没落 , 唐光禄只得将所有的家业都抵押成现银 , 倾尽所有刻印《世德堂版西游记》 。 之前对《西游记》不屑一顾的书行只当这人失心疯了 , 这世德堂也算断在了此人手上 , 同行纷纷嘲笑他等破产吧 。

《世德堂版西游记》
【西游记|他押上了全部身家,买断《西游记》版权,同行嘲笑:就等破产吧】结局也已知道 , “疯子”唐光禄打了所有人的脸 , 《西游记》一经问世 , 供不应求 , 百姓对《西游记》的热情超乎了所有人的想象 。 所有人都想不通 , 为何一个简单的“故事合集”能有如此的效果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