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古代荷包的句子?描写荷花的诗词( 四 )


荷者,负荷;囊者,袋也 。所谓“荷囊”,即用来盛放零星细物的小袋 。
因古人衣服没有口袋,一些必须随身携带的物品(如毛巾、印章及钱币等),只能贮放在这种袋里 。最早的荷囊,在使用时既可手提,又可肩背,所以也称“持囊”或称“挈囊” 。
以后渐渐觉得手提肩背有所不便,才将它挂在腰际,并形成一种习俗,俗谓“旁囊” 。制作荷囊的材料,一般多用皮革,故又有“囊”之称 。
如新疆鄯善苏巴什古墓出土的一件,以羊皮为之,呈长方形,长6.7厘米,宽3.7厘米,在口部有一拴系的皮带,以备挂佩(图1) 。现存最早的囊实物,是春秋战国时期的遗物 。
汉代以后沿袭其俗,《北堂书钞》卷一三六引《曹瞒传》:“(曹)操性佻易,自佩小囊,以盛毛巾细物 。”《晋书·邓攸传》也记载:邓攸梦行水边,见一女子,猛兽自后断其囊 。
由此可见,魏晋时期不论男女,身边都佩有囊 。在囊上饰有兽头纹样,也称“兽头囊” 。
这种饰有兽头纹样的囊形象,在山东沂南一汉墓画像石上还可以看到:中室北壁的东段,画分上下两格,皆刻人物故事 。下格中的两人皆戴着布纹的帽子,用带结于头后,衣袖皆卷起,腰束带 。
其中左边一人加束革带,从右腰革带垂下一虎头纹佩囊(图2),从图上看,佩囊比较大,做工也精致,还绣有花边 。中室北壁西段的上格亦画有相同的一荷包,不同的是人物佩带的方向不一样,是从左腰革带垂下一虎头纹佩囊 。
至南北朝时,佩囊制度正式确立,人们所佩的囊,并非全用皮制,也有用丝织物做成的,但仍然沿用囊的名称 。《隋书·礼仪志六》:“(北朝)囊,二品以上金缕,三品金银缕,四品银缕,五品、六品彩缕,七、八、九品彩缕,兽爪 。
官无印绶者,并不合佩囊及爪 。”至隋代则专施于良娣以下命妇,以别嫔妃的兽头囊 。
《 隋书·礼仪志七》:“良娣,鞠衣之服,银印钮,文如其职 。佩采玉,青绶,八十首,长一丈六尺,兽爪囊 。
余同世妇 。保林、八子,展衣之服,铜印环钮,文如其职 。
佩水苍玉,艾绶……兽爪囊 。” 兽爪囊,囊之一种,简称“兽爪”或“爪”,是织有兽爪纹样的小型佩囊,北朝官吏常佩于腰际以盛印绶 。
唐代放官印、鱼符(龟符)的佩袋与装细物的佩囊分开使用,据《朝野佥载》记载:“上元年中,令九品以上佩刀砺等袋,彩为鱼形,结帛作之,取鱼之象,强之兆也 。”刀砺袋,鱼形袋,新、旧《唐书》称之为“鱼袋”、“蹀躞七事” 。
“七事”即佩刀、刀子、砺石、契真、哕厥、针筒、火石袋等物 。蹀躞七事应是后来的“七事荷包”(《歧路灯》第七十八回)的前称 。
唐代妇女尤其喜欢佩带荷包 。荷包大多为圆形,上有不同的纹样 。
佩挂囊的妇女形象,大多身穿胡服,腰束革带,打扮成西域妇女的形象,但腰部一般都有佩挂的荷囊,如西安南里王村韦墓线雕石刻、唐李重润墓和李贤墓壁画中的侍女(图3) 。唐代许多少数民族都有佩带荷囊的习俗,如敦煌壁画中唐第158窟的《各国王子举哀图》(图4)中,便能清楚地看到有两个少数民族人物的腰上挂有荷囊,而且所制作的荷囊都很有特色 。
如第一排中的单腿跪地、正作割鼻状者,其左腰上挂一心形荷包,看上去就像是一朵云彩 。第二排中双手用刀插胸者的左腰上挂一花腰形荷包,颜色为白底湖蓝色边 。
这两个荷包看上去都非常精致,做工非常考究 。唐代画家阎立本《步辇图》中的吐蕃使者身上所佩带的荷囊,也反映了当时的习俗 。
据考,唐宋时期作为饰物随身带的“鱼袋”、“龟袋”还多是盛物的口袋 。荷包成为珍贵佩饰物当缘始于唐代 。
唐封演《封氏闻见记·降诞》:“玄宗开元十七年,丞相张说遂奏以八月五日降诞日为千秋节,百寮有献承露囊者 。”杜牧《过勤政楼》诗:“千秋令节名空在,承露丝囊世已无 。”
承露囊,即荷包,由眼明囊演变而来(眼明囊之俗:古俗农历八月初一凌晨,妇女以彩帛之囊盛装树木花草上的露水,相传以此洗眼,能使人一年之内保持目明) 。百官献囊名曰“承露囊”,隐喻为沐浴皇恩 。
民间仿制为节日礼品相馈赠,用作佩饰,男女常佩于腰间以盛杂物 。新疆克孜尔石窟第189窟壁画中,有画于公元6~7世纪的一身龟兹贵族供养人图像(图5),其腰部束带,上挂短刀,同时佩带鸡心形荷囊 。
该图现存德国柏林 。敦煌五代第409窟东壁《回鹘王礼佛图》(图6)中,回鹘王腰带上也挂有很多东西,其中所挂的荷包造型别致,像葫芦型,但上口呈喇叭状,底部呈圆形,上大下小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