濮存昕|濮存昕:辉煌背后有泪水,家人接连去世,69岁的他撑起母亲的晚年( 二 )


濮存昕渐渐能正常行走了 , 不仅他自己欣喜若狂 , 一家人也是皆大欢喜 。
每天的两个小时康复训练 , 濮存昕巴不得翻个倍 , 放学之后想要训练四个小时 。
贾铨拦不住因为重获行走能力而狂喜的儿子 , 灵机一动 , 告诉濮存昕:“每天做多只能训练两个小时 , 多了不好 , 这是荣大夫说的 。 ”
小濮存昕闻言 , 立马乖乖回去休息了 。
比起爸爸妈妈 , 当时濮存昕最听荣大夫的话了 。

荣大夫给予他重获新生机会的人 , 直到现在 , 濮存昕逢年过节还是会送去礼物与自己的真心感谢 。
这是濮存昕人生中第一个贵人 , 也是不可或缺的贵人 。
病愈后的濮存昕 , 依旧不改往日的顽皮 。
上蹿下跳 , 只比往日更盛 。
有大门不走 , 偏偏喜欢越墙而过 。
直到有一天 , 翻越墙壁也不能满足濮存昕了 , 于是他就去攀房顶 。
他看中了隔壁领居家的房顶 , 瓦片干净整齐 。
于是他轻巧灵活地爬了上去 , 光爬上去不要紧 , 还把人家的瓦给揭了 。
最巧的是 , 当晚就下起的倾盆大雨 , 邻居家遭了水 , 不仅家具被洗刷一番 , 地面的水多得都能养鱼了 。
濮存昕不知道的是 , 自己的恶作剧做到了父亲的领导头上 。
第二天 , 贾铨带着濮存昕去道歉 , 不经挨了一顿批不说 , 一个月没给零花钱 。

02而立之年的丰收季
濮存昕原本以为自己的青春期 , 也就这样平淡中带着鸡毛蒜皮大小事得过去了 。
但是在1969年 , 16岁的濮存昕响应号召 , 去黑龙江的生产建设兵团当知青 。
濮存昕告别熟悉的北平 , 来到人生地不熟的东北 。
东北天寒地冻 , 零下几十度的天气里 , 人都能给冻碎了 。
高寒的天气下在地里干活 , 经常被北风吹到身体发烫 , 脸部皲裂 。
每到这个时候 , 他都会想起北平 , 想起父亲可靠的臂膀 , 和母亲那温暖的臂弯 。
一想到母亲会为远在北方的自己担忧落泪 , 濮存昕就鼻尖发酸 , 靠着有生之年一定要回去看望母亲的念想 , 濮存昕撑过了一天又一天 。
又一次病倒后 , 医生发现了他有小儿麻痹症的病史 , 告诉濮存昕 , 你有这个病史 , 不适合在高寒之下工作 , 完全是可以申请前去别的地方的 。
医生给濮存昕开了一个病症证明 , 濮存昕去找人盖章 。
那个办事看了之后 , 只说了一句“你早点来啊” , 一个红章就利落地盖在了纸上 。
不得不说 , 人生中一些人的出现 , 是恩赐 。
后来的濮存昕也时常感慨 , 如果但是没有那个医生的提醒与办事的秉公处理 , 他可能早就病死了 , 没有了后面的艺术之路 。

下乡第二年 , 濮存昕被调到团内的业余宣传队工作 。
从小生长在一个戏剧之家 , 受父亲和他朋友的影响 , 濮存昕一直都有文艺才能 。
在宣传队历练了多年 , 发挥了自己的长处 , 也积累了一些经验 。
1977年 , 濮存昕凭借优秀的才能与成绩 , 考上了空政话剧团 , 回到了北京 。
濮存昕曾经想象过和家人重聚后的场景 , 谁知母亲见到濮存昕后只说了一句话:“你瘦了 。 ”
在家里好好休整了几天 , 濮存昕去剧团报道 。

第一年里 , 濮存昕就得到了人生中的第一个角色 。
濮存昕会找母亲谈心 , 说自己平时做了什么 , 吃了什么 , 也会找父亲苏民聊天 , 找他解答自己的苦闷和疑惑 。
经验老到的父亲鼓励儿子 , 只需要潜心钻研 , 勤苦练习 , 你天赋不错 , 一定会获得成绩的 。
母亲也为自己的儿子骄傲 , 时常给儿子捎来自己做的“小锅饭” , 改善儿子的伙食 。

在事业如鱼得水之际 , 爱情也悄然而至 。
在剧团的一次演出中 , 濮存昕认识了同在剧院任职的妻子宛萍 。
宛萍是北京人 , 从小在北京长大 。 13岁就进入空政歌舞团 , 成为一名舞蹈演员 。 和濮存昕相识时 , 已经是四个兜的营级干部了 。
宛萍长得十分清秀 , 温柔大方 , 濮存昕第一次见就对宛萍非常有好感 。
两个人工作环境相同 , 内容相似 , 脾性相合 , 很有默契 。
不久 , 两人决定领证结婚 。 结婚一年后 , 就生下女儿濮方 。
人往高处走 , 水往低处流 。
家庭完美无缺憾的濮存昕 , 开始在事业上发力 。

1986年 , 濮存昕告别空政话剧团 , 前去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报道 , 和父亲成为了同事 。
在人院期间 , 濮存昕不仅担任话剧演员 , 并且还涉足了影视圈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