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中韩国实力如何?战国时期谁灭的韩国

韩国(公元前403-公元前230),先秦诸侯国,是战国七雄之一 。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 。
秦灭六国之战又称秦朝建立之战,指战国末期七大诸侯国之一中实力最强大的诸侯国秦国进行消灭其它六个诸侯国、一统天下的战争 。公元前238年,秦王嬴政掌握了秦国大军 。秦王嬴政在李斯、尉缭等人的协助下制定了“灭诸侯,成帝业,为天下一统”的策略 。具体的措施是:笼络燕齐,稳住魏楚,消灭韩赵;远交近攻,逐个击破 。从公元前230年攻打韩国到前221年灭齐国结束,共计10年的时间,秦国先后按顺序消灭韩,赵,魏,楚,燕,齐六国,结束了自春秋以来长达500多年的诸侯割据纷争的局面,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王朝——秦朝 。
在秦灭六国之战中,韩国成为第一个被灭的诸侯国 。并且,秦国消灭韩国的过程,可以说是不费吹灰之力 。究其原因,是因为秦国早已通过多场战役削弱乃至于重创韩国了 。对此,在笔者看来,战国时期,韩国本有一战之力,却在这四场战役后彻底衰落!

战国中韩国实力如何?战国时期谁灭的韩国

文章插图
一、修鱼之战
修鱼之战,是第一次合纵攻秦时的战役 。战国时期,张仪来到秦国,受到了秦惠文王的重用 。秦惠文王派张仪到魏国,游说魏国倒向秦国,结果没有成功 。于是,秦国于周显王四十七年(前322年)发兵攻魏河内,占领曲沃(今山西闻喜东北)、平周(今山西介休西);不久又攻占韩之鄢陵(今河南鄢陵西北)及义渠之郁郅(今甘肃庆阳) 。秦国的对外扩张,导致山东六国走向了联合 。周慎靓王三年(前318年),魏相公孙衍发动魏、赵、韩、燕、楚五国合纵攻秦,这就是第一次合纵攻秦之战 。
公元前317年,秦惠文王针对五国合纵攻秦,派樗里疾率秦军迎击 。秦军出函谷关(今河南灵宝北),在修鱼(今河南原阳西南)与魏、赵、韩三国联军决战,联军大败,伤亡8.2万余人,韩将申差等被俘 。由此,在修鱼之战中,不仅魏国和赵国遭到重创,韩国也损失了数万兵马,其将领还被秦国俘获 。
二、宜阳之战
宜阳之战,是秦武王三年(前308年)至秦武王四年(前307年),秦国名将甘茂率军在韩国的重镇宜阳(今河南省宜阳县西)一带同韩国大军发生的战争 。韩军最终战败,秦国获胜进占宜阳,此战共斩首韩军6万 。值得注意的是,在宜阳之战中,秦军的这场攻坚战进展得并不顺利 。战事经历五月,未能奏效,损兵折将,士气大受影响,主将甘茂一度信心动摇想半途而废 。对此,在笔者看来,这说明韩国虽然是战国七雄中相对弱小的诸侯国,但是,在战国中期,韩国还是具有抵挡秦国的实力 。
战国中韩国实力如何?战国时期谁灭的韩国

文章插图
不过,甘茂自身客居秦国为相,只能背水一战 。最后甘茂将个人钱财全部用于公赏里,重赏之下,一鼓作气,终于拔掉宜阳 。在不少历史学者看来,宜阳之战中,秦国大军经过长期的苦战,终于攻占了中原重镇宜阳,取得一个大胜利 。从此,秦的疆域扩展到了中原,而且完全控制了崤、函之险,这无疑有助于秦国进一步蚕食韩国、魏国、赵国等中原诸侯国的疆域 。
三、伊阙之战
在修鱼之战、宜阳之战,韩国总共损失的兵马,还不到10万人 。不过,仅仅是在伊阙之战中,韩国就损失了10多万精锐力量,这成为韩国走向衰落的关键一战 。伊阙之战,是周赧王二十二年(前293年),秦国为打开东进中原通道,由大将白起率秦军在伊阙(今河南省洛阳市龙门镇)各个歼灭韩国、魏国、东周联军的作战 。在伊阙之战中,魏国、韩国各自派出了10多万兵马,从而组成了一支规模达到24万人的联军 。
与此相对应的是,秦国大将白起的兵力虽然只有魏韩联军的一半左右,却最终取得了胜利 。也即在伊阙之战中,白起采用了各个击破的战术,先猛攻魏国大军,再挥师击败韩国大军,从而全歼韩魏联军24万人,攻占伊阙,夺取魏城数座及韩国安邑以东大部分地区 。在伊阙之战后,韩国精锐力量损失殆尽,逐渐失去了抵抗秦国的实力和勇气 。
战国中韩国实力如何?战国时期谁灭的韩国

文章插图
四、陉城之战
最后,陉城之战是公元前264年(周赧王五十一年),秦武安君白起率军攻占韩国陉城(今山西曲沃东北)等5座城邑的作战 。公元前264年,秦昭襄王命武安君白起进攻韩国的陉城(今山西省临汾市曲沃县东北),接连攻拔韩国陉城等五座城邑,斩杀韩军五万,此战是为陉城之战 。次年(前263年),白起又率军封锁了南阳太行山道 。前262年,白起再攻拔韩国野王,切断了上党郡同韩国本土的联系 。上党郡守冯亭只好向赵国投降,引发秦、赵两国之间著名的长平之战 。由此,对于陉城之战来说,不仅让韩国损失了5万大军和5座城池,还让韩国损失了上党郡,并引发了长平之战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