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育子女上你只有一次机会读后感?把机会给每一位孩子

【在教育子女上你只有一次机会读后感?把机会给每一位孩子】1
去年 , 我参加了一位远房表哥家女儿的婚礼 。
女孩虚岁刚刚二十 , 还不到法定结婚年龄 , 却已怀孕几个月 , 据说小男朋友家倒也“认账” , 还能怎么样 , 只能先上车后买票了 。
表哥两口子没有一点嫁女儿欢喜的表情 , 表嫂不得不出来招呼客人 , 一脸尴尬;表哥坐在一边也不言语 , 脸上一丝笑容都没有 。捧场的我们见主家这样 , 也都很收敛 , 要么几个人小声闲聊 , 要么低头玩 , 没有一点婚礼上那种热热闹闹喜庆的氛围 。
我和这个表哥家接触不多 , 具体情况不是很了解 , 正好他们家有位快嘴女邻居坐在我旁边嗑瓜子 , 不问自答地低声说出了事情的原委 。
表哥两口子这些年一直在城里做生意 , 两个孩子就留在老家给奶奶带着 。小的是男孩 , 大的就是这个要结婚的女孩子 。

在教育子女上你只有一次机会读后感?把机会给每一位孩子

文章插图
奶奶觉得两个孩子这么小就不跟着父母 , 太可人疼了 , 就百依百顺 , 有时作业完不成什么的 , 还去老师那里帮他们撒谎 。这样一来 , 本来姐俩就不喜欢学习 , 就更有恃无恐地玩了 。经常是弟弟逃学去游戏厅玩游戏 , 姐姐装病请假不上学 , 成绩可想而知 。
期末开家长会时 , 奶奶去 , 听不懂也记不住多少老师的话 , 有关学习的事 , 从来也不和表哥表嫂说 。
2
直到姐姐初二那年的一天 , 毅然决然地和父母说 , 再也不想读书了 , 表哥两口子这才找到学校 , 老师也是又气又惋惜 , 怪他们太放纵孩子 , 什么都不管 。
两口子很沮丧 , 好在自己的生意做得不错 , 在城里也买了两套房子 , 就把两个孩子接来上学 。可就算住在了一起 , 也还是没有时间管孩子学习 。
每天全家吃完早饭 , 就各自忙碌去了 , 两口子忙生意 , 孩子们去学校 , 直到很晚才回家 , 几乎很少在一起吃晚饭 。孩子的学习 , 和从前没有什么两样 , 不过是换了个新地点 。
但表哥表嫂觉得孩子好歹就在眼皮底下 , 虽然不辅导他们 , 但应该比以前强吧 。结果 , 姐姐初三那年 , 死活也不肯再读书了 , 和社会上的一些小混混整天在一起 , 染着花花绿绿的头发 , 表哥表嫂打也打了 , 骂也骂了 , 已经不起作用 。
这不 , 去年 , 她认识了一个男孩子 , 不管不顾就同居了 , 父母每天围追堵截 , 她干脆不回家 。不久怀了孕 , 等发现时已经五个多月 , 表哥表嫂没办法 , 只得找到那个男孩子家 , 逼人家娶他们女儿 。
我问为什么不早点管孩子 , 挣那么多钱有什么用 。那位邻居反驳道 , 不可能天天陪着孩子学习吧 , 一家人去喝西北风吗?
我没有说话 , 知道争执无用 。
3
我认识一位咨询公司的培训老师 , 他说自己这些年每天就睡五六个小时的觉 , 把全部的精力几乎都用在了工作上 , 每天忙得不可开交 , 满世界飞 , 努力争取公司和个人发展到最佳 。
本来 , 他妻子和他在一家公司 , 两口子都忙 , 顾不上管孩子 , 学习成绩很差 。
几年前 , 他们夫妻间达成一致 , 妻子从公司辞职 , 在家里全职带两个孩子 。他说 , 他努力工作是为了全家过上好日子 , 让孩子们受到好的教育 。孩子成长期间 , 妻子离开职场陪伴照顾 , 这样分工 , 一个挣钱养家 , 一个照顾孩子 , 两全其美 。
他经常说的一句话是 , 教育好孩子 , 才是最重要的事业 。
这话 , 一位老师也说过 。
有一次我去给女儿开家长会 , 老师说得很诚恳:孩子毕竟是孩子 , 自律性没有那么强 , 大人的惰性都很强 , 何况是孩子?天才的孩子毕竟是少数 , 大多数孩子的成长 , 还是要靠父母的监督和鼓励 , 陪他走过这段艰苦的学业之路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