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家驹|谢霆锋的偶像,刘德华的挚友,香港乐坛的天才,他就是黄家驹( 二 )


黄家驹(1962-1993) , 祖籍广东台山 , 香港殿堂级吉他手、创作人、歌手以及Beyond主唱 , 被誉为“吉他魂”时至今日 , Beyond早就从早年不入流的小乐队成为了公认的香港乃至华人世界的殿堂级摇滚乐队 , 而这支传奇乐队的灵魂人物和核心至始至终只有一个人 , 那就是天才音乐人黄家驹 。 这个爱笑、喜欢弹吉他的青年 , 永远定格在了31岁 , 却也永远活在了人们的心中 。 在香港的将军澳华人永久墓地 , 在黄家驹的墓前 , 永远摆放着鲜花 。

位于香港将军澳华人永久墓地的黄家驹墓黄家驹性格开朗 , 能说会道 , 在香港娱乐圈有很多朋友 , 比如刘德华就是黄家驹的挚友 。 而谢霆锋则是黄家驹的头号粉丝 , 他说自己每次只要难过了 , 就会到黄家驹的墓前 , 轻轻弹唱着Beyond的歌曲 。 他还说 , 那时候在日本学音乐 , 几乎把Beyond的歌听了个遍 。

20岁的谢霆锋“几许将烈酒斟满那空杯中 , 借着那酒洗去悲伤”——《再见理想》黄家驹到死都没有放下他挚爱一生的吉他与音乐 , 他说“拿着吉他 , 我觉得我就好像背着一把宝剑” 。 过去说“凡是有华人处 , 必有邓丽君的歌声” , 现在可以说“凡是有华人处 , 必有黄家驹的歌声” 。

黄家驹的歌声苍凉而浑厚 , 极富磁性却又有一种金属的质感 , 唱功一流 , 但是他最令人骄傲的能力是他的词曲创作能力 , 据他的弟弟 , 同为Beyond乐队成员的黄家强回忆 , 哥哥黄家驹总是带着吉他 , 把自己想到的调子弹出来并且记录下来 , 又或者是随身带着笔和纸 , 随时准备写歌词 。 可以说 , 正是黄家驹旺盛的创作能力和高超的吉他技术 , 使Beyond成为一支伟大的乐队 , 而非仅仅是在时间的大浪淘沙中消逝 。

Beyond四子黄家驹在他短短的31年生命中 , 写下了超过120首曲子和80首歌词 , 他还为王菲、许冠杰、谭咏麟、郑伊健、林子祥等许多知名歌手写过歌 , 然而黄家强和黄贯中都表示 , 黄家驹写下的曲子可能有800多首 , 然而这一切都随着他的英年早逝而无法被传唱 , 面世的仅仅是他很小的一部分创作 。 1990年 , Beyond乐队前往肯尼亚做慈善 , 黄家驹在短短几个月内写出了《Amani》和《光辉岁月》两首经典之作 , 罗大佑就评价“他是一个天才” 。

1990年8月 , 黄家驹在肯尼亚和孩子们在一起“无助与冰冻的眼睛 , 流泪看天际带悲愤 , 是控诉战争到最后 , 伤痛是儿童!”

在肯尼亚的Beyond黄家驹的曲子悠远厚实 , 却又朗朗上口 , 他写下的歌词极富人文温度 , 跳脱出了当时港台乐坛“你爱我 , 我爱你”的滥情风格 , 具有极为宏大的格局 。 他书写厚重的土地(《大地》) , 书写对和平的向往与对战争的控诉(《Amani》) , 书写对英雄追逐自由的礼赞(《光辉岁月》) , 书写古老而沧桑的中国往事(《农民》) , 书写青年人逐梦路上的不甘与奋斗(《灰色轨迹》) , 书写超然一切的人生哲理(《遥望》) , 书写给母亲的难以言喻的爱(《真的爱你》) , 书写对娱乐圈乱象的讽刺(《俾面派对》) 。 Beyond的歌词总是能击中听者的心 , 多年之后仍然让人潸然泪下 。

《光辉岁月》MV不是艰涩的小众音乐 , 也不是滥俗的情歌 , Beyond在雅俗之间找到了极好的平衡 , 因此他们的歌曲可以传唱至今 , 并且为一代又一代人镌刻在心底 。 在今天的KTV里 , 点唱率最高的几首歌 , 必定有“黄家驹”三个字 。 2018年俄罗斯世界杯期间 , 球场曾经播放过Beyond的《海阔天空》 , 旋即引发了全场华人的大合唱 , 让俄罗斯人震惊不已 。

1991年Beyond香港红磡接触生命演唱会理想、自由、博爱 , 这就是黄家驹的歌声 。 “今天只有残缺的躯壳 , 迎接光辉岁月 , 风雨中抱紧自由”——《光辉岁月》如果你是Beyond的忠实歌迷 , 你应该会发现 , 黄家驹的歌词里出现最多的词不是“自由”、“理想”或者“爱” , 而是“唏嘘” 。 什么是“唏嘘”呢?是无奈地感叹 。

黄家驹黄家强说 , 哥哥黄家驹最常见的动作就是叹气 , 也就是唏嘘 。 Beyond乐队一路走来 , 并不是一件很轻松的事情 , 甚至可以说 , 他们为了理想舍弃了许多 , 付出了难以想象的代价 。 这一切 , 黄家驹最为明白 。

1962年 , 黄家驹生于香港一户并不富裕的人家 , 一家七口人挤在一个不到30平方米的小房子里 。 他童年时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听歌 , 但是家里又很穷 , 买不到很多磁带 , 于是他就一遍又一遍地听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