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古代诗歌四首理解性默写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古代诗歌四首课件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古代诗歌四首理解性默写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古代诗歌四首课件](http://img.jiangsulong.com/220908/1T13A4H-0.jpg)
文章插图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古代诗歌体裁的有关知识 。
2.培养学生朗读古代诗歌的节奏感 。
3.能够准确背诵并默写,能够体会的思想感情 。
4.品味语言,体味诗词意境 。
过程与方法:
朗读法,自主、合作、探究 。
情感态度价值观:
反复朗读中启发阅读兴趣,领会诗歌的意境美、语言美,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 。
教学重点:
诵读并背诵 。引导学生领会诗歌的意境美,感受诗歌的语言美 。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进入诗歌意境,运用再造想像感悟诗歌内容 。
教法学法:诵读法,讨论法,合作探究法,欣赏品味法 。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学习《观沧海》
1、简介:
曹操,字孟德,东汉末年政治家、军事家、诗人 。
在镇压黄巾起义中,逐渐扩充军事力量 。“挟天子而令诸侯”后,先后灭吕布,败袁绍,逐渐统一了北方 。建安十二年北征乌桓,大胜 。次年率军南下,被孙权、刘备的联军击败于赤壁 。他善诗歌,《步出夏门行》、《蒿里行》均用乐府旧题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气魄雄伟、慷慨悲凉 。
2、写作背景:
东汉末年,正当军阀逐鹿中原之时,居住在辽西一带的乌桓强盛起来,他们南下攻城掠地,成为河北一带的严重边患 。建安十年(205),曹操摧毁了袁绍在河北的统治根基,袁绍呕血而死,其子袁谭、袁尚逃到乌桓,勾结乌桓贵族多次入塞为害 。当时,曹操处于南北夹逼的不利境地:南有盘踞荆襄的刘表、刘备,北有袁氏兄弟和乌桓 。为了摆脱被动局面,曹操采用谋士郭嘉的意见,于建安十二年夏率师北征,五月至无终,秋七月遇大水,傍海大道不通,后接受田畴建议,断然改道,经徐无山,出庐龙塞,直指柳城,一战告捷 。九月,胜利回师,途经碣石等地,借乐府《步出夏门行》旧题,写了这一有名的组诗 。诗中描写河朔一带的风土景物,抒发个人的雄心壮志,反映了诗人踌躇满志、叱咤风云的英雄气概 。
3、朗读诗歌,理解诗句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Jié临:登临以:来,表示东临碣石的目的是观沧海
这是本诗的第一层,交代了观海的地点,显得很质朴 。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Dànsǒng
何: 多么竦峙: 高高挺立
海水荡漾,是动态;山岛耸立,是静态,相互映衬,显示了大海的辽阔和威严 。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
再写草木,仍是静态描写,次及“洪波”,又回到动态,显示了大海的惊人力量和宏伟气象 。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
这是本诗的第三层,诗人借助奇特的想象来表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这是写诗人的主观感受 。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
乐府诗原来是可以歌唱的 。这两句是合乐时加上的,是诗的附文,跟诗的内容没有联系 。
观海目的,直陈其事,质朴 。
全景:动静结合,显示大海的辽阔、威严和浩荡气势 。
欣欣向荣,侧面写大海的生机勃勃 。
声势惊心动魄
虚写表现了大海有包容大地、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显示了诗人博大胸怀和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抱负 。
4、诗歌品析
诗句内容情感
叙事东临碣石观海地点和目的兴味盎然,胜券在握
以观沧海
实写水何澹澹,总写大海景象动荡变化的时局需要
山岛竦峙 。总写山岛景象一个主宰沉浮的伟人
树木丛生,特写山岛之景勃勃生机
百草丰茂 。突出欣欣向荣景象乐观情怀
写景秋风萧瑟,特写海面之景席卷宇内,荡平诸侯 。
洪波涌起 。突出惊涛拍岸景象惊天动地
虚写日月之行,想象之景
若出其中;突出大海吞吐日月,开阔胸襟,
星汉灿烂,包蕴万千的景象一统中国的抱负
若出其里 。
感情:
本诗借景抒情,诗人以洗练的笔法,神奇的想象,描绘了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表现了诗人开阔的胸襟,抒发了诗人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远大抱负 。
写法:
借景抒情,托物言志 。
虚实结合,动静结合 。
《观沧海》怎样总写?怎样分写?最能反映博大胸襟的是哪几句?
全诗以“观”字统领全篇,以下由“观”字展开观海所见、所听、所感 。诗人先勾勒水和山的全景,再写树木、百草分承山景,写秋风、洪波分承水景 。最后写所感 。
推荐阅读
- 苹果|库克:苹果仍有部分按照乔布斯的方式运营
- 汉字偏旁部首名称大全 偏旁大全
- 黄豆芽|现在走在大街上,大部分女人都是素颜,不染头发,不化妆。这是为什么呢?
- 重置电脑BIOS的两种方法
- 非洲|非洲原始部落“唇盘族”:嘴唇上盘子尺寸越大,收到的彩礼就越多
- 天龙八部钟灵的母亲?钟灵和木婉清是什么关系
- 长了鸡眼怎么去掉
- 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
- 腰背肌功能锻炼方法有什么
- 京东|京东新总部“蓝双双”启用:8层餐厅 八大菜系应有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