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图片
感觉22届的毕业生们不过也才刚准备入职 , 各个大厂就马不停蹄地开始了23届毕业生的招聘工作 。
一边是22届大半的人都还没有找到满意的工作 , 处于灵活就业和待就业中 , 另一边就已经是各大企业豪气满满的23届招聘活动——全国巡讲、报销车费、海量奖品、倒挂一年的薪资......
反正不论外界传言经济形势有多不好 , 大厂对待最拔尖的人才从来都是不差钱 。
然而这种态势对于绝大多数的求职小白来说 , 并不是什么水涨船高的好事儿 , 而是反正永远轮不到自己 , 只能徒增焦虑的干扰 。
于是小果我和今年同届毕业后成功求职的一些研究生同学 , 总结了一点或许可以缓解你求职焦虑的小诀窍 , 分享给大家 , 赶一赶秋招的尾巴 , 毕竟羡慕别人 , 不如推一推自己 。
关于挑选合适企业 , 投递心仪岗位 。
首先说 , 如何挑选合适的企业 , 如何投递合适的岗位 。
大家一定要关注学校发布的招聘信息 , 一般来学校举办秋招、春招大型招聘会议的人都是把你的学校设定为目标院校的 , 这样的企业投递成功率更高 。
同时也可以去同层次院校招聘信息发布的网站上看一看 , 部分企业在设置招聘会时可能有院校偏好 , 但是只要是同层次高校基本都可以通过初筛 。
然后说 , 怎么样投递成功率更高 。
大家可以多关注包括脉脉、offershow在内的小程序和App , 上面常常有在职的人员发布自己的内推码和内推信息 。 很多企业都看重内推流程 , 内推的简历常常可以直接发到人力资源或相关业务负责人手上 。
千万不要不好意思去发信询问 , 内推是一件三赢的事情 。 求职者的简历可以直接推到人力资源或业务相关人手上;内推码发布者可以拿到内推奖金和奖品;企业有更大的概率招到合适的候选人 。
再有就是要说 , 投递什么样的岗位
小果明白在大家在投递简历时常常会陷入“海投”的误区 , 觉得有枣没枣先打一杆子 , 甚至连工作描述都没看明白就投递了 。 但大家在投递时其实可以仔细看一下相关的描述 , 一般会有专业、学历、实习经历、研究方向、所学课程等等的要求罗列在其中 。
把自己的简历针对工作描述改写得越贴近 , 被“翻牌”的概率越大 。 反之的话 , 基本上等于没投 。
关于如何准备面试 。
每个企业的面试流程都不完全相同 , 但是又大致分为以下几类 。
一、笔试 。 笔试一般是常识、逻辑、基础数学、图形推理等等题目 , 涵盖范围比较广 。 大家可以找一些相关的题目练习一下 , 保证遇到题目时不慌神 。
二、人资部门HR面试 。 HR面试一般是想了解你的过往经历、职业规划、职业稳定性等等 , 据实沟通即可 。 没必要为了过关而编造 , 明明内向非要说自己善于人际交流沟通 , 即使最后去了岗位可能也会发现和自己的匹配度不高 。
三、业务面试 。 这个过程一般有机会向自己的直接主管了解自己工作岗位的具体职责 , 工作的强度 , 团队的氛围 , 老板想要的本岗位人选的人物画像是什么样 。
四、高管面试 。 一般到了这一环节就代表自己已经成功大半了 , 沉着冷静应对即可 , 展示自己的能力和潜力 。
【求职|秋招的尾巴还在,求职过程中避免焦虑的一点小诀窍】
关于被拒后的心态如何调整 。
其实大部分经历过秋招的人都知道 , 多数时候你投的简历都会石沉大海 。
部分公司可能会给你一个安慰卡然后表示把你放进人才库 。 还有小部分公司可能会让你走到面试的某个环节 , 然后又因为各种问题最终把你筛掉 , 这都是很正常的事情 。
要知道即使现在的资本大鳄们 , 在刚刚创业之初也是失败无数次才走一次运 。 没有拿到offer 可能只是你与该岗位的人物画像不匹配 , 并不代表你就没有类似的理想机会了 。 没有给你offer也并不代表就是在否定你 。
小果我在求职过程中还有一个小秘诀帮助自己走出自我否定的误区 , 一直保持良好的心态直到拿到心仪offer 。 就是把与每一次面试当成和行业里的人沟通的机会 , 去了解你想了解的信息 。
小果就曾经在某大厂的最后一轮高管面时和高管讨论起该厂后续的战略规划问题 , 该高管非常耐心地给小果解释了他们开展某业务的原因以及后续业务的规划 。 小果觉得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学习机会 。
推荐阅读
- 求职|离校未就业毕业生,你感受到任正非先生讲的“寒气”了吗?
- 求职|一个矫情的人找工作
- 眼霜|价格实惠效果就不好吗?真实效果不说谎 平价好用的眼霜排行榜
- 初中的孩子怎么教育的 初中的孩子怎么教育
- 如何培养孩子的专注力的十种方法
- 家里的桌子怎么摆放好 家里的桌子怎么摆放
- 家里的沙发怎么摆放 家里的沙发怎么摆放好
- 家里的钢琴如何摆放 家里钢琴怎么摆放
- 家里的貔貅怎么摆放招财 家里的貔貅怎么摆放
- 如何与高中孩子沟通的十五个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