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的主张为什么没被采纳?孟子和《孟子》

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孟子的故事 , 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
孟子在孔子的仁者爱人思想的基础上 , 进一步提出了仁政的治国理念与王道的理想 。
通俗地说 , 仁政就是要求统治者 , 把人民放在心里 , 对人民好一点 , 通过减少税负、减少战争等手段 , 发展生产 , 富裕百姓 , 让老百姓安居乐业 。从这个逻辑出发 , 孟子特别强调民心的重要性 。孟子认为 , 只要君主能实行仁政 , 那么就能得到民心 , 得到民心就能实现王天下的王道理想 。
第二点 , 既然要让老百姓安居乐业 , 那么就必须反对不义战争 , 维护和平发展的大好局面 。
而燕王哙行禅让 , 就是一个愚蠢的闹剧 , 势必会引起燕国的内乱 , 这样就破坏了和平的局面 , 重新让老百姓陷入水火之中 。所以 , 孟子是强烈反对燕王禅让的 , 同时 , 当燕国陷入严重内乱的时候 , 孟子是主张齐国 出兵干涉的 , 当然孟子只是希望齐国出兵帮助燕国评定内乱恢复秩序 , 但当齐国并不撤出军队想吞并燕国的时候 , 孟子又主张赶紧撤出军队 , 恢复燕国的秩序 。这固然有当时的国际政治角力的考虑 , 其实更为重要的是 , 孟子认为 , 这会给燕国人民带来无尽的战争苦难 。
公元前316年 , 燕国国君哙突发奇想 , 非要学习古代圣王禅让 , 把王位让给相国子之 。但哙既没有圣王的智慧 , 也没有圣王选贤用人的才能 , 他禅让的子之 , 也不是什么好人 。眼看着到手的王位飞了 , 燕国太子表示严重不服 , 于是拥护子之的一派和太子一派兵戎相见 , 燕国陷入内乱 。
【孟子的主张为什么没被采纳?孟子和《孟子》】齐国大臣沈同私下里问孟子 , 能否讨伐燕国 , 孟子说可以 。孟子是个通权达变的人 , 他崇尚和平 , 但他更反对不义战争 。燕国因为荒唐的禅让陷入内战 , 让百姓妻离子散 , 必须以战止战 , 结束燕国的内乱 。在孟子看来 , 燕国国君无权随便把王位让给别人 , 而子之也没有权利接受君位 , 总之 , 燕国该打 。
匡章率兵进入燕国 , 很快平定了内乱 , 但齐国好像并没有撤军的意思 。有人问孟子 , 是不是你让人去攻打燕国的 , 孟子断然否认 。孟子说 , 我确实说过可以讨伐燕国的话 , 但我没有说齐国可以讨伐 。因为只有上天指派的人才可以讨伐燕国 。这就像一个人犯了死罪要杀头 , 只有主管刑罚的人才可以去杀人 。如今 , 齐国和燕国一样无道 , 我为什么要说齐国可以讨伐燕国呢 。

孟子的主张为什么没被采纳?孟子和《孟子》

文章插图
其实 , 孟子就是在“耍赖” , 但听起来很有道理的样子 , 让人无法反驳 , 这就是孟子 , 一个心怀天下雄辩滔滔又有点滑头有点可爱的孟子 。
公元前314年 , 齐国在燕国的军事存在已经取得压倒性优势 。齐宣王想直接吞并燕国 , 就去找孟子商量 。
齐人伐燕 , 胜之 。宣王问曰:“或谓寡人勿取 , 或谓寡人取之 。以万乘之国伐万乘之国 , 五旬而举之 , 人力不至于此 。不取 , 必有天殃 。取之 , 何如?”
孟子对曰:“取之而燕民悦 , 则取之 。古之人有行之者 , 武王是也 。取之而燕民不悦 , 则勿取 。古之人有行之者 , 文王是也 。以万乘之国伐万乘之国 , 箪食壶浆以迎王师 , 岂有他哉?避水火也 。如水益深 , 如火益热 , 亦运而已矣 。”
齐国人攻打燕国 , 大获全胜 。齐宣王问道:“有人劝我不要吞并燕国 , 有人又劝我吞并它 。我觉得 , 以一个拥有万辆兵车的大国去攻打同样拥有万辆兵车的大国 , 只用了五十天就打下来了 , 光凭人力是做不到的 , 这一定是天意 。如果我们不占领它 , 上天一定会降下灾祸的 。吞并它 , 怎么样?”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