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 , 两人初识 。
这是 , 两人拍婚纱照 。
这是 , 两人坐在黄沙里 。
这是 , 两人在别人家看电视 。
这是 , 两人在新家里互诉衷肠 。
这是 , 两人在田里干活 。
这是 , 两人在河里洗身子 。
导演真是把最简单的对称美学发挥到了极致 , 观众与其说是看一场电影 , 不如说是看「一幅幅流动的油画」 。
一套房 , 被抽象成了由汗水浇筑的方与圆 。
一个家 , 被抽象成了一房、一树、一驴和两人 。
这一幅幅画框将观众的情感牢牢框住 。
贵英明明是递上一瓶水 , 我们却感觉她递过去一个太阳般的温暖 。
水里的草鱼苦涩难咽 , 但我们看的时候也觉得馋 。
大雨袭来泥砖随时被毁 , 听着曹贵英诉苦 , 可是我们却看到了幸福的模样 。
这个神奇的画框 , 框住了稍纵即逝的幸福 。
也框住了爱人离世后无尽的痛苦 。
真实的生活是平淡无趣的 , 这个神奇的画框却起到了浓缩情感的作用 。
一切爱恨 , 却都凝聚成那一帧精美的画面 。
这个画框也可以是抽象的 , 比如影片中的台词 。
主角有铁是个沉默寡言的人 , 一辈子和驴在一起的时间 , 比和人的时间还长 。
可是影片中 , 他有时候却突然会化身“哲学家” , 说出一大段充满哲理的话 。
比如贵英不让他吃掉在地上的东西 , 他说:
“啥不是土里长的 , 土是最干净的 。 ”
比如在田里耕地时 , 他说:
“我们长着脚 , 又能去哪呢?还不是一样长在这块土地上 。 ”
比如他回忆起小时候村里有个疯子 , 疯子曾经说:
“被风刮来刮去 , 麦子能说个啥?被飞过的麻雀啄食 , 麦子能说个啥?被自家驴啃了 , 麦子能说个啥?被夏天的镰刀割去 , 麦子能说个啥?”
在漫长的岁月里 , 有铁很可能是个连话都说不利索的老实人 。
可是导演用一个隐形的画框 , 把他散布在几十年岁月沉浮中的人生感悟和只言片语汇总在一起 , 竟然形成了语录 , 一个「农村哲学家」就立起来了 。
这个画框还出现在剧情里 。
两个边缘人物相互依靠 , 他们的生活是冗长且无趣的 , 但是导演依然用三个画框 , 框出了三段剧情 。
一个是献血 。
本来是个苦情的故事 , 但是因为贵英一个关切的眼神而彻底被治愈 。
一个是收种 。
贵英因为身体铲不起一捆麦子 , 试了几次都不行 , 有铁等急了 , 责骂了几句 , 贵英也趴在草地上一动不动 。
但是在下个镜头里 , 有铁却像哄小孩一样哄好了贵英 , 没有太大波澜 , 观众却看得“惊心动魄” 。
第三个是盖房子 。
两人费尽千辛万苦盖好房子 , 把结婚时的喜字又重新贴在床头 , 贵英说:
“真没想到有一天我也有自己的房子 , 可以躺在自家的炕上 。 ”
淡淡的话语却让观众看得眼眶湿润 。
悲剧是把美好的东西撕碎给你看 , 导演在描绘完这些动人的油画后 , 一把撕碎给你看 。
全片最大的泪点是「贵英之死」 。
贵英给丈夫送饭路上掉进沟里淹死了 。
这么重要的情节 , 导演是借村民之口说出来了 , 他更是“冷酷”到只给了一个10秒钟的镜头来展现这个情节 。
还是那个对称的二人构图 , 但是已经毫无美感 。
全片攒了两个小时的劲儿 , 在这一刻被导演突然轻轻抖落了 , 观众累积起来的情绪瞬间无处释放 。
这就是影片后劲儿这么大的原因 。
还不止如此 , 观众走出影院 , 也离开了那个画框 , 画框之外的画面和情感也如潮水般涌进心头 , 一遍遍让我们感到心痛和难受 。
其实影片已经给出过答案了 。
当推土机开进村子 , 油画里的颜料瞬间变成了一个个破碎的土疙瘩 , 远处若隐若现的高楼才是时代画卷里的主题 。
当主角走出画框 , 走到城里 , 面对真正的镜头 , 他再也不是什么哲学家 , 成了词不达意的乡巴佬;
当贵英死后 , 有铁独自离去 , 他们的爱情不是被人歌颂的美德 , 而是村民茶余饭后的谈资 , 可能会叹 , 可能会笑 。
影片片尾 , 这个画框的注解里写着 , 有铁在大家的帮助下乔迁新居 , 过上了新生活 。
但我们都知道 , 在画框外 , 有铁已经追随妻子的脚步去了另一个世界 。
推荐阅读
- 肖战|导演李想传达《广电总局》会议精神,演员肖战遭批评,偶像化严重
- 海清|《隐入尘烟》破5千万,预测票房1.2亿,海清零片酬出演赢麻了
- 钱泳辰|男演员与绯闻对象聚餐疑醉酒,数次伸手掏裆被质疑暗示
- 高敏|高敏离婚25年:她带儿子嫁教授,前夫成为著名体育解说员、演员
- |演员文章咋胖成这样了
- 甩锅|收视差别甩锅共演了,年轻演员粉推三阻四看着就上火!
- 周冬雨|7个德不配位的演员:假吃、面瘫、不背台词,烂演技还拿高片酬
- 安以轩|明明只是客串,却硬生生把角色“演”成了主演,看看都有哪些演员
- 陆毅|演员黎姿:嫁残疾丈夫生3个女儿,如今她还好吗?
- 周冬雨|7位德不配位的演员:假吃、面瘫、不背台词,演技烂还拿高片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