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眼的另一只眼去哪了? 榜眼是第几名

古代科举测验中,将第一名叫做状元,第二名叫做榜眼,第三名叫做探花,这一点信任很多人都知道,但有个奇异的现象是,按理来说人的眼睛是有一对的,可是榜眼却只有一位,岂不是有点名不符其实?
当然不是如此,实际上在最初的科举测验之中,第一名叫状元没错,但第二名第三名,都叫做榜眼,因为在揭穿榜单的时候,他们一左一右分离居于状元下方,看上去就像是一个人的两只眼睛,所以才叫做榜眼 。
那么问题又来了,如果第二名和第三名都叫做榜眼的话,那么探花是第几名呢?这就不得不说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从“五魁首”改变为“三鼎甲”的故事了 。
 一、 宋代以前,古代科举测验,前五名统称五魁,其中第二、第三都称作榜眼,没有三鼎甲之说

榜眼的另一只眼去哪了? 榜眼是第几名

文章插图


说起“五魁首”很多人都不会生疏,在乡下,到现在依然有很多处所风行喝酒时划拳,而“五魁首资源网”就是划拳时经常被喊道的一个数字,与“六六六”一起成为很多影视剧中表示古人划拳时的经典场景 。
但鲜为人知的是,实际上“五魁首”最初指的并不是划拳中的酒令,而是科举测验的前五名 。
在宋代之前,科举划分名次,并不是像我们今天所熟知的那样,将前三名称之为“三鼎甲”归为一档,分离以状元、榜眼、探花命名 。
最早的科举制度,是第一到第五名,统称做五魁首,赐进士及第,也称之为“一甲”,二甲赐进士出生,三甲赐同进士出生 。以此来划分测验的名次 。
榜眼的另一只眼去哪了? 榜眼是第几名

文章插图


既然“一甲”是五位,那么显然状元、榜眼、探花三个称号是不能满足的,实际上最初的“五魁首”之中,基本没有探花这个说法,只有位于第一名的状元,和位于第二三名的榜眼,是固定的 。
而所谓探花,是从一甲五个名次之中,选出年青的,外形条件比拟好的,专门让他来作为“人样子”,参与一系列的庆贺运动,因为当时科举时光一般是在春天,正值鲜花盛开的时节,从五魁首之中选出来的这两个年青帅气的士子,要负责给状元采花,所以称之为探花 。
  • 清朝赵翼写的《陔余丛考?状元榜眼探花》中记录:
“探花宴,以少俊二人为探花,使遍游名园 。若他人先得名花,则二人被罚 。宋初犹然 。”
从这里就不难看出,如果说状元和榜眼是对于第一名和第二三名独有的固定的称呼的话,资源网那么探花其实最开端并不是固定的,如果榜眼中有人年青也长得帅,那么他就可能同时拥有榜眼和探花的称号 。
二、 宋代以后,科举制度逐渐完美,五魁首逐渐被三鼎甲代替,榜眼就成了“一只眼”
榜眼的另一只眼去哪了? 榜眼是第几名

文章插图


从隋朝创建科举制度,唐朝逐渐完美以来,一直到了北宋年间,科举测验的最终成就颁布,还是依照一状元,两榜眼的情势来进行的 。《陔余丛考》中说:
“北宋时第三人亦呼为榜眼 。盖眼必有二,故第二、第三人皆谓之榜眼 。”
但随着历史的发展,因为探花郎一般都比拟帅而且年青的缘故,往往在民间比第二三名的榜眼还出名 。俗语资源网说“文无第一,武无第二”,事实上历朝历代的科举测验,往往能让人记住的,除了状元之外,就是探花,状元因其才,探花因其貌 。用现在的话说就是一个靠才干吃饭,一个靠脸吃饭,当然靠脸吃饭的探花郎也是很有才干的,这毋庸置疑 。
榜眼的另一只眼去哪了? 榜眼是第几名

文章插图


但这其中搀杂的一个问题就是,位于第二第三名的榜眼被疏忽,往往人们只记得第一名的状元,和不知道第几名的探花,但探花郎既然不是第二名,那么在大家眼中自然就是排第三 。
【榜眼的另一只眼去哪了? 榜眼是第几名】这么一来,就在民间形成一种状元第一,探花第三的认知 。而这种认知逐渐影响到科举测验上来,就变成了榜眼从本来的两位变成了一位 。你总不能每一次测验停止以后,都跟老百姓说明一遍探花郎不是第三名,而是第四甚至第五名,或者干脆是第二名 。
这显然是很麻烦而且说明不清晰的一件事情,由此,科举制度虽然是官方举办的人才提拔制度,但却因为民间集体意识的倒逼,逐渐从本来的“五魁首”,变成了“三鼎甲”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