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晓彤|希区柯克的《惊魂记》为什么伟大?因为他在不断地戏弄观众( 二 )



此时的进度条已经快撑不住了 。
观众觉得警长这里应该就是案件最后的真相了 。
但希区柯克岂是庸俗的悬疑导演 , 让观众猜到他的意图 , 那他就不是大师了 。

警长的一番话又让观众迷茫了 。
他言之凿凿说诺曼的母亲早在十年前就入土了 , 当时有很多人参加了葬礼 , 不可能是杀人凶手 。
这个反转的出现直接让观众和片中的莱拉、山姆呆若木鸡 , 如果诺曼的母亲早死了 , 那私宅里跟诺曼对话的女声是谁 , 穿女装的凶手又是谁?

带着这个疑问 , 莱拉和山姆走进了贝茨旅馆 , 代替观众抽丝剥茧 。
他们两人先合为一路检查玛丽安曾住过的1号房 , 再兵分两路 , 一路拖住诺曼 , 一路到私宅找诺曼母亲 。


案件开始慢慢逼近大结局 。
莱拉在私宅没有找到诺曼母亲的任何蛛丝马迹 , 只是通过他母亲房间的陈设向观众传达了一条信息 , 这个房间不像有人住的样子 。
山姆这边被诺曼怀疑 , 两人缠斗在一起 , 诺曼打晕了山姆 , 到私宅找闯入的莱拉 , 观众的心悬在嗓子眼 , 为莱拉和山姆的安全提心吊胆 。

这种情绪正是希区柯克所期望观众做的 , 因为他又要戏弄观众了 。
观众预期的莱拉被害没有立马出现 , 反而借助莱拉躲进地下室的视角 , 让诺曼母亲出场 , 与观众一同看到了惊悚的一幕 。
诺曼母亲是一具干尸 , 诺曼把她做成了标本 , 再结合旅馆中各种鸟类的标本 , 诺曼是凶手便显而易见了 。


那么诺曼为什么要这么做呢?房间里的女声到底是谁?
希区柯克这时才让观众预期的莱拉被害的一幕出现 , 诺曼穿着女装 , 手持利器 , 准备杀掉莱拉 , 幸好山姆及时到场 , 避免悲剧发生 。
观众如梦初醒但又有些许不敢相信 , 单凭异装癖就要杀人吗?这个理由似乎怎么看都不足以令人信服 。

观众知道 , 希区柯克怎么会不知道 , 心理医生告诉了所有人诺曼的杀人动机 。
他从小丧父 , 被母亲疏远 , 让他心理扭曲 , 从而产生了双重人格 , 渴望被爱的他 , 看到母亲另结新欢便杀了他们 , 将母亲做成标本放在身边 。

此后他的人生由两种人格主导 , 一种是母亲人格 , 一种是自己人格 。
杀人时是母亲人格 , 不希望诺曼被其他女人抢走 , 其实是诺曼缺爱的外显 。
处理现场时是自己人格 , 胆怯、内向 , 不善言辞 , 希望与人交流 , 但又被母亲控制 。
听完心理医生的讲述 , 观众与莱拉、山姆方才醒悟 , 但希区柯克直到结尾仍然没有放过观众的意思 , 他又开始布设谜团了 。

镜头一转 , 来到了关押诺曼的房间 。
这时的诺曼被母亲人格主导 , 可母亲人格并不认为自己杀人有罪 。
反而开始表演 , 展现自己善良、柔弱的一面 , 想要骗过警察 , 让他们误以为自己不是真正的凶手 。


毕竟精神疾病患者很难定罪 , 警察会上当吗?诺曼会伏法吗?
希区柯克没有交代 , 只是在结尾时给了观众一个一闪而过却极具冲击力的镜头 , 诺曼的脸和母亲干尸的脸重合在一起 。

这一悬疑手法后来被很多电影模仿 。
如《一级恐惧》《杀人回忆》《唐人街探案1》等 , 让观众在影片结束后依旧记着电影 , 记着故事的走向究竟朝何处发展 。
【毛晓彤|希区柯克的《惊魂记》为什么伟大?因为他在不断地戏弄观众】这就是希区柯克 , 带着观众玩悬疑游戏 , 带着导演玩结构叙事 , 对观众友好 , 对艺术革新 , 这才是真正的悬疑大师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