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中医院校内科诊疗水平

【如何提高中医院校内科诊疗水平】推动中医药的传承发展 , 人才是关键 。就目前中医人才培养的现状来看 , 大多是以专科+疾病的培养模式为主 , 形成了梯队 , 后继有人 。而中国医科大学内科层面的人才却面临断层的危险 。对于一些临床疑难杂症 , 能处理好 , 有经验的人越来越少 。长此以往 , 我们的中医医生将很难胜任内科复杂疾病的诊治 。所以内科学层面的人才培养是重中之重 , 应该重视 。专科疾病的发展也有赖于对普通内科的全面掌握 。这里我就从中医临床诊疗的常规流程入手 , 和大家探讨一下如何提高临床疗效 。
首先 , 疾病诊断、辨证论治是紧密联系的 。辨证是前提 , 治疗是目的 。这是中医治疗的规律 , 必须遵循 。发病机制是诊疗过程中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要知道发病机理 , 就要“辨”出来 。如果不区分 , 发病机制不明 。俗话说“知机必辨” , 我们只有辨机才能“知机” 。询问病情 , 注重细节 , 从宏观到微观 , 是分析病机的关键环节 。明确了病机 , 才能有的放矢 , 一击命中 , 不失章法 。“病机十九条”是临床辨证求因的基础 。语言虽短 , 但直接指导临床 , 指出诊疗思路 。想用中医思维的人 , 一定要跟着走 , 边走边充分利用 , 但要懂得循古而不浑 。继承中医发展的铁律 , 只有不断吸收前人的智慧 , 才能发明、完善乃至创新 。
其次 , 在病机明确之后 , 就要进行方药配伍 , 进行恰当的配伍是非常重要的 。现在的内科从业者 , 经常会接触到各种内伤和疾病 , 而这些疾病的病因或实或虚 , 或寒或热 , 往往比较复杂 , 难以根治 。因此 , 方剂的选择必须紧密联系病机 。比如临床常见的情志类疾病 , 就病因而言 , 都是由怒、忧、思引起的 , 其位置都在心、肝、脾 。如果怒伤肝 , 从五行五脏的附着来看 , 肝属木 , 木生火 。火上火了 , 心能感觉到 。常见的疾病如心悸、失眠、口疮等 , 往往是两火同烧 。方药的选择也要用五行生克的原理来分析 , 找出病源及其虚实寒热 。治疗会随机出来 , 处方药会机器出来 。
三是毒品加工 。首先要控制真伪 , 加强质量控制 , 药性好 , 药效足 , 严格按照炮制要求 , 才能保证疗效 。目前在没有新的中药炮制方法的情况下 , 仍应遵循传统工艺 。药师要意识到自己的责任 , 做好炮制工作 , 这是临床提高疗效的物质保证 。
加工的核心问题是人才 。老一代中药制剂人数逐渐减少 , 传统技艺很少传承 。即使有新的生产方法 , 它们也不能取代传统技术 。我们还是要靠古人的方法来指导 。要认真思考 , 做好中药炮制 。但从根本上说 , 还是要注重人才的培养 , 把a留下的制药技术传承下去
辨证论治是中医自立的根本 , 也是有效治疗的关键 。如果脱离了这个“本源” , 把症状或者西医的诊断检查作为服用药方的依据 , 那就把药方变成了一个“药队” , 这个药方即使有20~30多味药 , 也谈不上它的处方规律和辨证论治的内涵 。这种治疗方法很难取得满意的疗效 。
如何按照中医思维做好中医内科临床实践 , 目的在于尽快解决大内科的尴尬局面 。针对目前大内科层面后继无人的情况 , 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中医疾病观及其治疗理念 。诊疗措施是一套完整的体系 , 必须自立才能适应发展 , 服务“大健康”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