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渡之战胜负,官渡之战的官渡位于现在的哪里-( 二 )
这个人叫徐有贞,其时在翰林院任职,侍讲学士,官品不大,却很有发言权,翰林嘛!
徐有贞所谓的南迁就是把首都迁去陪都南京,那里有现成的皇宫,现成的六部班子,最重要的,迁去了南京,恸哭的诸位大臣可以继续做官 。
很多人开始附和起来,纷纷向朱祁钰建议南迁 。有些人心中已经开始盘算回家怎么收拾细软了,带谁不带谁去南京了,北京的房子就不要了吧!
得!本来军队惨败,皇帝被俘,京城空虚,瓦刺军早晚要来,人心惶惶,够乱的了!现在逃跑派又占据了上风,真是一片亡国之象啊!
此景象,历史上有先例,三百年前的北宋南迁变南宋,又偏安苟活了一百五十余年,看起来也是个办法 。
这棋没法下了,看来只有弃地投降,偏安苟活才是出路 了 。
有人不信邪,怒吼一声,“言南迁者可斩也!”
说这话的人是兵部侍郎于谦,现在是代理兵部尚书 。
![官渡之战胜负,官渡之战的官渡位于现在的哪里-](http://img.jiangsulong.com/220704/161115IW-4.jpg)
文章插图
于谦是一名文臣,23岁年纪轻轻就考中了进士,可是他更爱兵法,偶像是文天祥,曾经作诗曰:
拔剑舞中庭,浩歌振林峦 。此诗可见,他不是一个一般意义上的读书人,战场厮杀是他的夙愿 。
丈夫意如此,不学腐酸儒 。
怒吼完“言南迁者可斩也”之后,于谦继续说道:“京师天下根本,一动则大事去矣,独不见宋南渡乎?”
这句话起了作用 。
是啊,南宋君臣是偏安苟活了,可是万世骂名也留下了,骂的最凶的正是历年来的读书人 。大家都是读书人,要脸不要?
朝堂上资历最老,也是官职最大的吏部尚书王直首先站了出来,“京城当守 。”
紧接着,刚刚“三元及第”不久,名冠天下的商辂和曾经为朱棣寻找建文帝十几年,时任礼部尚书的胡濙也表达了支持 。
看到这么多大人物支持于谦,朱祁钰终于坚定了抵抗到底的决心!
那就迎敌!守住京城 。
顺理成章,保卫京城的重任,朱祁钰也就交给了主战派的首倡人物,同时又是兵部尚书的于谦 。
于谦要把这盘死棋下活!打一场京城保卫战 。
上面说过了于谦是文官,从来没有打过仗,只是纸上谈过兵,读过些兵法,书生第一次上阵!
然而,够了 。
![官渡之战胜负,官渡之战的官渡位于现在的哪里-](http://img.jiangsulong.com/220704/161115OD-5.jpg)
文章插图
于谦先做的是调查,查查手底下还有多少兵啊!这是最重要也是最迫切的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这是古今往来的真理 。
一查之下,京城里兵倒也不少 。
十万!
可是再查下去就惊呆了 ,所谓十万人全是老弱伤兵以及退休官兵 。精锐都被王振带走了!留在京城的十万只是十万个吃饭的脑袋而已 。真要用他们,冲锋陷阵是不可能的,充其量做做饭,办办后勤,可以勉为其难 。
剩下的就是少量新近从土木堡跑回来的溃兵了,这些人为了掩饰自己的无能,把也先的军队说成了外星怪物,不可战胜 。纯粹扰乱军心,根本不可用!
那就开会!继续调查 。
于谦听完各部门又一次汇报后,沉默了一会,又研究了研究京城布防图,一次下了四道命令:
- 两京备操军、河南备操军即刻进京听令 。
- 南京备倭军、山东备倭军即刻进京听令 。
- 江北所有运粮军即刻进京听令 。
- 宁阳侯陈懋所部浙军即刻进京听令 。
然而 没有办法了 。边关上的部队又调不得,原来守卫京城的精锐都被王振葬送在土木堡了,只能用他们 。
这是 没有办法的办法了 。
可是还有一个大问题迫在眉睫,非即刻解决不可,那就是粮食问题 。
皇帝还不差饿兵呢!四支军队即刻同时进京 ,二十几万人,吃什么?
还是王振的错,京城本来是常年有粮的,却都被带去土木堡资敌了,最近的粮仓在通州,“仓米数百万” 。
可是当时通州是通州,北京是北京,中间有50多里地呢!先前会议上还有大臣建议把通州粮仓一把火烧了,免得“为敌所用” 。
于谦第二次下达了命令:凡进京军队,着从通州进京,士卒各自取粮,带进京城 。
![官渡之战胜负,官渡之战的官渡位于现在的哪里-](http://img.jiangsulong.com/220704/161115O09-6.jpg)
文章插图
粮食有了,军队有了 。
于谦,勇智兼备也!一盘死棋有点活路了!
推荐阅读
- 饵料|王者之战被戏称为“打窝之战”,网友:欠李大毛老师一句道歉
- 淝水之战的淝水是哪条河的支流?
- 昆阳之战后刘秀干什么了,刘秀大战昆阳城-
- 决定战争胜负的重要因素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因素是什么因素-
- 白起 廉颇 李牧,白起与李牧打长平之战-
- 白起鄢郢之战几万人,白起水淹鄢城是哪一年-
- 八里桥之战清军伤亡,晚清八里桥之战-
- 昆阳之战后刘秀干什么了,昆阳之战是刘秀击败谁的关键一战-
- |王者之战传出坏消息:佳钓尼队长意外受伤,给小组出线打上问号
- 官渡之战袁绍怎么能赢,官渡之战如果袁绍打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