庖丁解牛观点的内涵,庖丁解牛体现了什么哲学道理-( 二 )


庖丁解牛观点的内涵,庖丁解牛体现了什么哲学道理-

文章插图
“庖丁解牛”,的确出于庄子《养生主》 。“主”,是“主旨”之意 。但庄子真的只在讲“养生”么,还是未必 。
“吾生也以有崖,而知也无涯 。以有崖随无涯,殆己!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
这是《养生主》开篇的话 。
他说,人之生命是有限的,而“知识”是无限的 。以有限的生命去追逐无限的“知识”,实在危险呀!已经危险还不停追求,那就更危险了!
有人说,庄子这是不是在鼓吹“学而无用”或“无所作为”呢,不是 。而是庄子对诸子们,主要是儒家门派 “皓首穷经”主张的讽刺和反驳 。
庄子接着讲了不受刑戮,保持本性,敬养双亲,益寿延年的根本,是要谨守“中虚之道” 。
“中虚”,后人多解为“督脉”,就是古人认为的人之“中枢经络” 。
庖丁解牛观点的内涵,庖丁解牛体现了什么哲学道理-

文章插图
然后,庄子就接着讲了“庖丁解牛”这个故事 。
联系起来看,“中虚之道”,与此段讲的“臣之所好者,道也”,以及“依乎天理”“因其固然”是一致和紧密相连的 。
就是说,庄子认为,若能不受刑戮,保持本性,敬养双亲,益寿延年的根本,是要谨循自然规律之“道”,而不是像儒家门派那种因循于西周礼乐之“道” 。
先秦诸子很多都讲“道”,但绝大多数都是讲“人间之道”,也就是“为君之道”,都是讲给君王们听的 。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不能因为诸子们讲如何治理国家、争夺天下而过多责怪他们 。不过也不容否认,不少诸子,未必没怀着功利之心,比如苏秦、苏代就是典型的例子 。
道家算是例外 。老子的“无为”,不仅是讲给君王听,也代表着自身的“待世之道” 。当然,显着有些消极 。
庖丁解牛观点的内涵,庖丁解牛体现了什么哲学道理-

文章插图
庄子继承老子学说,又稍有不同 。
他极其淡泊名利,楚王聘庄子为相,他很轻蔑,说“没得污了我的名头” 。其实生活上他很窘迫,但绝不为此而攀附权贵 。
庄子之不同,在于他着重探究的,是人何以获得精神上和肉体上的绝对自由 。这从《庄子.内篇》的第一篇《逍遥游》就非常明确了 。第二篇和第三篇《养生主》都是,前后八篇存在内在严密的逻辑关系 。
庖丁说:“彼节者有闲,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闲,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 。”这是一种纯熟技艺,又是一种坚持不懈得来的自信 。于是才能“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xing)” 。
这个怎么来的呢,就是“不忘初心” 。
庖丁解牛观点的内涵,庖丁解牛体现了什么哲学道理-

文章插图
老子《道德经》中,多次讲到“婴儿”,如第十章:“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涤除玄览,能无疵乎?爱民治国,能无以智乎?”
“如婴儿乎”,有各种解释,但仔细研读,将之皆为保持初心最贴切不过 。
庄子所云“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其实讲的也是要“不忘初心”“始终如一” 。没有这一点,一切都谈不上 。
这是他对老子思想的最重要继承 。
还要插一句 。
“庖丁解牛”,从哲学方法论上说,是非常具象地讲到了“分析”的重要性 。
就西方哲学来说,一直到休谟之前,强调的都是“归纳”的方法 。休谟的怀疑论哲学,完全以他否定归纳原理作为根据,因此而将“经验主义”和“唯理主义”同时推进了死胡同 。
主要还是眼界问题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