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渡人|《人生大事》:朱一龙的代表作,暑期档的“摆渡人”

摆渡人|《人生大事》:朱一龙的代表作,暑期档的“摆渡人”

文章图片

摆渡人|《人生大事》:朱一龙的代表作,暑期档的“摆渡人”


“人生两样苦 , 生离和死别 。 ”
这是电影《人生大事》中的老一辈殡葬师老莫 , 站在生命的终点线前 , 发出的感叹 。
关于生死 , 随着年龄的增长 , 这几年我开始有了深刻的体验——王朔曾经在怀念挚友梁左的时候说到:“有一段时间 , 我产生了极大的恐慌 , 先是梁左死了 , 接着是我哥 , 然后是我爸 , 俩礼拜死一人 。 曾经你觉得生活是永恒的、遥遥无期的 , 但现在死亡就在眼前 , 下礼拜不知道是谁 。 ”
在经历了连续几轮至亲好友的离别之后 , 我才真正体会到了王朔口中的“恐慌” , 这样的死亡教育 , 来得突然而真切 。
所以在走进影院之前 , 我一直认为《人生大事》会是一部以人生终点解构生死的 , 类似《入殓师》的死亡教育“最后一课” 。
而当朱一龙饰演的“三哥”披着花衬衫、穿着大裤衩、脖子上挂着链子、脚上趿拉着拖鞋出场时 , 我才立刻意识到 , 这部影片可能会给我带来许多意外 。
第一个意外是殡葬师作为“灵魂摆渡人” , 印象中往往庄重、老成、少言寡语 。 但“三哥”一出场就脱衣服 , 活灵活现的一个刚从大牢里出来的社会混混形象 , 跟“摆渡人”是如何也扯不上关系的 。
三哥的“团队”也很有冲击力——小偷出身的搭档、被亲人遗弃的哪吒造型小女孩……看到这里 , 《入殓师》的预期已经一扫而光 , 我的脑海里反而浮现出了是枝裕和的《小偷家族》 。

公平地讲 , 《人生大事》的情感戏 , 是可以与是枝裕和掰掰手腕的 , “殡葬团队”几场感情冲突的戏份都让人狠狠地揪心 。
比如三哥曾心爱的女人熙熙 , 趴在她婚后不久意外身亡的老公棺材上哭 。 三哥就在一旁默默地看着她 , 满眼都是怨憎与释然交会的复杂情绪 。
他曾为熙熙和棺材里的六哥打架 , 并因此而入狱 。 本以为自己保护爱人的行为充满了男子气概 , 出狱时却发现熙熙已经与六哥在一起 , 自己成为了那个局外人 。
另一场情绪高点的戏发生在三哥和“哪吒女孩”小文之间——小文把亲手画的一幅画递给三哥 , 画中的摆渡人像一位超级英雄 , 他背后的夜空中 , 闪烁着无数承载着思念的星星 , 而他 , 就是小文心中 , 那个“种星星的人” 。
看到这幅画的三哥痛哭流涕 , 在那一刻 , 他心中所有的倒刺和荆棘似乎都被面前的这个孩子熨平 , 在她的怀抱里 , 三哥似乎才是那个突然长大的孩子 。
可以说 , 三哥这个“灵魂摆渡人” , 角色的复杂程度 , 与描写人物细腻而著称的是枝裕和的笔下人物相比 , 毫不逊色 。 而演员朱一龙 , 在处理上述这些情绪高潮的情节时 , 并非大张大合的爆发 , 而是通过情绪层次的递进 , 将观众“带”进人物当下的悲欢之中 , 从而增加了角色的内生张力 。
毫无疑问 , 《人生大事》将成为朱一龙的电影代表作 。
第二个意外则是 , 直到影片过半 , 我才发现虽然影片讲述的的确是“摆渡人”的故事 , 但三哥只是明面上的摆渡人 , 负责着殡葬过程中的迎来送往 , 而影片真正要讲述的 , 却是三哥“被摆渡”的故事 。
这个暗线中的摆渡人 , 就是小女孩小文 。

不同于《入殓师》 , 在《人生大事》中 , 死亡教育并非通过对人生终点的解构来完成的 , 而恰恰是通过一个新的闯入三哥一潭死水的生活中的生命——小文 , 来完成的 。
三哥的日常所接触的那些吵闹的、喧嚣的、悲伤的“人生大事” , 其实正是他绝望生活的折射 , 是对活着的人的巨大嘲讽 。 真正让他意识到“生”的意义的 , 不是这些“死别” , 而是他和小文的“生离” 。
是小文在夜里仰望着星空 , 听着外婆一条条的语音;是小文充满生命力的骄纵、任性、执拗 , 让三哥明白了“生”的意义 , 让他鼓足勇气与父亲合解 , 与活着的人合解 。
这也成为《人生大事》这部影片最大的意外——它讲述了一个殡葬行业的故事 , 却每一个镜头都在告诉人们 , “生”的意义 。
就像王朔在那段恐慌岁月里想明白的道理:“人生的意义就在于我们活着的时候互相温暖 。 ”
【摆渡人|《人生大事》:朱一龙的代表作,暑期档的“摆渡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