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沫若的“漂流三部曲”是什么?

《歧路》、《炼狱》和《十字架》
郭沫若的《漂流三部曲》是三部具有连续性的短篇,包括《歧路》、《炼狱》、《十字架》 。

郭沫若的“漂流三部曲”是什么?

文章插图
郭沫若的《漂流三部曲》: 《歧路》、《炼狱》、《十字架》是三部具有连续性的短篇:
最初的《歧路》写道,爱牟先生留学日本,学习医学 。后来,他觉得医学无助于彻底改变黑暗社会的现状,回国后弃医从文,在上海与朋友创办了文学杂志 。但是,微薄的收入养活不了妻儿,他只能暂时把他们送回日本 。临别之际,爱牟与妻子难舍难分,离别归来,爱牟心中无比郁闷 。他振作起来,按照妻子的期望开始写长篇小说《洁光》,但分手后的寂寞心情使他写不下去 。
第二部分《炼狱》,写在忍受着思念的痛苦,过着孤独痛苦的生活的爱牟身上 。就在我想离开上海的时候,有一天,我收到了我在无锡的好朋友嘉华和瘦苍苍的来信,邀请我去芳坞、啃老族和太湖旅游 。第二天晚上,他借酒浇愁,酩酊大醉,没能赶上第二天早上去无锡的早班火车 。到无锡后,在去太湖的路上,爱牟醒来,想起不得不回日本的妻儿,痛苦不堪,游过湖后,晚上睡不着觉 。第二天,他不想和朋友参观苏州,一个人回了上海 。
第三部分《十字架》描述了爱牟日后收到妻子来信写的情况 。妻子在信中讲述了带孩子回家后的生活困难和“无底孤独的悲伤” 。爱牟读后,感到切肤之痛,他在心里喊道 。“我们真是牛马……我们什么都被夺走了,什么都失去了 。我们需要活点什么! ”爱牟正准备回复妻子的时候,他的家乡四川c城红十字会打算来c城接他当医生,给他寄了一张月薪400元,旅费1000两的汇票 。11年前,爱牟为了逃避承担婚姻而离开了故乡 。现在回去一定会引起冲突,给前妻和父母带来不幸吧 。想到此,爱牟断然谢绝了银币和聘书 。《十字架》控诉封建婚姻制度的罪恶,表现了主人公在人生道路上奋斗的困难、正直、善良的品质 。
郭沫若的“漂流三部曲”是什么?

文章插图
“漂流三部曲”的强烈主观性、抒情性、流丽性不仅鲜明地体现了创造社小说风格的特点,而且作为新文学初期小说的创作,这种抒情小说范式在新旧小说变革过程中具有积极的开拓和创新意义 。
【郭沫若的“漂流三部曲”是什么?】以上就是关于《郭沫若的“漂流三部曲”是什么?》的基基尔答疑相关内容,希望能够解决大家的疑惑,今天就介绍到这里了,如有更多疑问,请移步至百科答疑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