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尔脆弱的心被生活触碰?你的心那么脆一碰就会碎

记录孔子及弟子言行的《论语》 , 不仅是儒家经典 , 更是中国文化的根源之一 。
我们这里编录了一份《论语》里面的经典名句(以及解释)供大家欣赏学习 。

偶尔脆弱的心被生活触碰?你的心那么脆一碰就会碎

文章插图
【偶尔脆弱的心被生活触碰?你的心那么脆一碰就会碎】《论语》中所提倡的核心内容是“仁” , 那么怎样才能得到“仁”呢?
1.
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 , 斯仁至矣 。”——《述而》
孔子说:“仁德难道离我们很远吗?只要自己愿意实行仁 , 仁就可以达到 。”
仁就在我们的身边 , 多给身边的人一些帮助 , 多说一些温善的言语 , 这就是仁的开端了 。
孟子也说:非不能也是不为也 。不是我们做不到 , 而是我们压根就不愿意去做啊 。
2.
子曰:“里仁为美 。择不处仁 , 焉得知?”——《里仁》
孔子说:“居住在有仁的地方才好 。选择住处 , 不居住在有仁的地方 , 怎能说是明智呢?”
里就是邻里的里 , 知通智 , 明智的意思 。与有仁德的人相邻 , 那么我们也会渐渐被感染上 。
偶尔脆弱的心被生活触碰?你的心那么脆一碰就会碎

文章插图
3.
子曰:“人之过也 , 各于其党 。观过 , 斯知仁矣 。”——《里仁》
孔子说:“人们所犯的错误 , 可归于各种类型 。观察一个人所犯错误的类型 , 就可以知道有没有仁爱之心了 。”
4.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 , 而好犯上者 , 鲜矣;不好犯上 , 而好作乱者 , 未之有也 。君子务本 , 本立而道生 。孝弟也者 , 其为仁之本与!”——《学而》
有子说:“那种孝顺父母、敬爱兄长的人 , 却喜欢触犯上级 , 是很少见的;不喜欢触犯上级却喜欢作乱的人 , 更是从来没有的 。君子注重根本 , 有了根本就会有道行 。孝敬父母、敬爱兄长 , 大概便是仁道的根本吧!”
偶尔脆弱的心被生活触碰?你的心那么脆一碰就会碎

文章插图
5.
子曰:“弟子入则孝 , 出则弟 , 谨而信 , 泛爱众 , 而亲仁 。行有余力 , 则以学文 。”——《学而》
孔子说:“小孩子在父母跟前要孝顺 , 出外要敬爱师长 。谨慎而有诚信 , 和所有人都友爱相处 , 并亲近那些具有仁爱之心的人 。做到这些以后 , 如果还有剩余的精力 , 就用来学习文化知识 。”
我们自己一辈子忙着学习 , 又逼着孩子们学习 。殊不知 , 做人的根本不是在知识的学习 , 而是在立身处世之上 。
6.
曾子曰:“君子以文会友 , 以友辅仁 。”——《颜渊》
曾子说:“君子用文章学问来结交、聚合朋友 , 用朋友来帮助自己培养仁德 。”
君子之交 , 其淡如水 。虽然如此 , 但志同道合的朋友之间互相砥砺 , 也是能增进品德修养的 。
偶尔脆弱的心被生活触碰?你的心那么脆一碰就会碎

文章插图
7.
巧言令色 , 鲜矣仁!——《阳货》
孔子说:“花言巧语 , 伪装出一副和善的面孔 , 这种人很少是仁德的 。”
令是美好 , 色是外表 。当我们为了什么目标 , 伪装出一副样子的时候 , 恐怕已经忘掉了我们的本心了 。
8.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 , 切问而近思 , 仁在其中矣 。”——《子张》
子夏说:“广泛地学习并且坚守自己的志向 , 恳切地提问并就问题思考 , 仁就在这中间了 。”
近思 , 是说要就问题而思考 , 不要漫无边际地去胡思乱想 , 这是做功夫的要点 。
朱熹还有部作品《近思录》 , 名字就是从这里留下来的 。
9.
子罕言利 , 与命 , 与仁 。——《子罕》
孔子很少谈论功利的事情 。却多和人们谈天命 , 谈仁爱 。
我们现代社会好像大家都忙着挣钱出名 , 很少想一想自己这一生 , 生来是要做什么的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