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龙|成龙洪金宝元彪兄弟联手《A计划》,嘉禾的反击,成龙腾飞的起点

成龙|成龙洪金宝元彪兄弟联手《A计划》,嘉禾的反击,成龙腾飞的起点

文章图片

成龙|成龙洪金宝元彪兄弟联手《A计划》,嘉禾的反击,成龙腾飞的起点

文章图片

成龙|成龙洪金宝元彪兄弟联手《A计划》,嘉禾的反击,成龙腾飞的起点

文章图片

成龙|成龙洪金宝元彪兄弟联手《A计划》,嘉禾的反击,成龙腾飞的起点

文章图片

成龙|成龙洪金宝元彪兄弟联手《A计划》,嘉禾的反击,成龙腾飞的起点

文章图片

成龙|成龙洪金宝元彪兄弟联手《A计划》,嘉禾的反击,成龙腾飞的起点

文章图片



这个世界真的有地心吸引力的!
《A计划》
成龙有很多经典影片 , 和周星驰的电影一样 , 都可以反复观看 。
周星驰哪部电影看过最多次 , 完全没数 , 成龙的电影看过最多的影片则很清楚 , 就是《A计划》 。 因为曾经有几年坐那种跨省长途卧铺汽车的时候 , 很多次车上放的就是《A计划》 , 而且是连续十几个小时的单片循环 , 几乎看吐了 。

可是 , 现在偶尔再看《A计划》 , 仍然看得津津有味 。
事实上 , 这部《A计划》对成龙和香港影坛 , 都是一部里程碑级的经典;它创造了很多个成龙和香港电影的第一 , 在很多方面至今都无法超越 。
动作喜剧电影《A计划》 , 由香港嘉禾电影出品 , 成龙编剧并执导 , 成龙、洪金宝、元彪、狄威、火星、黄曼凝、太保、李海生、关海山、王伟、刘克宣、午马等主演 , 1983年12月22日在香港首映 , 票房1932万 , 年度第3 。

此时的成龙已经是香港影坛身价最高的巨星 , 在1979年和1980年已经连续获得两次票房冠军 , 所以这次仅仅拿了个季军 , 表现只能算一般 。不过《A计划》却创造了多个第一:
凭借《A计划》 , 成龙第一次提名香港金像奖最佳男主角 , 第一次提名金马奖最佳男主角;
成龙和他的成家班第一次获得金像奖的最佳动作指导奖;
成龙第一次演唱电影主题曲/片尾曲;
成龙第一次挑战跳钟楼那种挑战极限的危险动作镜头 , 同行模仿不了的;
成龙也第一次把拍摄花絮和NG镜头放到电影片尾 , 并成为成龙电影的招牌;
《A计划》也是成龙第一部在台湾省获得华语片票房冠军的作品 。

1979年 , 凭借《醉拳》一战成名的成龙 , 被嘉禾480万港元的天价支票挖角 , 之后和洪金宝、元彪两位同门师兄弟 , 成为同事 。
1980年 , 后台资金雄厚的新艺城电影成立 , 1982年就凭借《最佳拍档》 , 抢走了嘉禾的年度票房两连冠 。 《最佳拍档》票房2604万 , 是香港第一部票房超2000万作品 , 比成龙的第二名《龙少爷》多800多万;而且《最佳拍档》的男主角许冠杰 , 就是从嘉禾重金挖走的 。
70年代的香港影坛 , 是嘉禾和邵氏的双雄争霸;到了80年代变成了邵氏、嘉禾、新艺城三国鼎立 , 实际上邵氏和嘉禾都视新艺城为最大的对手 , 甚至一度破天荒的联手对付新艺城 。


当然 , 嘉禾和邵氏的联手 , 只是双方的电影都可以到对方的院线上映 , 通过增加排片来提高票房 。 然而双方都很难在对方的院线获得优质的档期 , 有限的票房增长并不能带来太多的实际收益 。
所以 , 要想真正在这场影坛争霸中取胜 , 还是得回到自家电影的制作上来 。
在李小龙之后 , 嘉禾电影票房上最大的王牌 , 是许冠文和许冠英、许冠杰三兄弟 , 在8年里拿了5个年度票房冠军 。 可是 , 许冠杰跳槽新艺城之后 , 许氏喜剧的票房魔力也渐渐消失 。
所幸嘉禾在许氏沉寂之前 , 挖来了成龙 , 加上洪金宝和元彪组成的嘉禾三宝 , 这组七小福的师兄弟三人取代许氏亲兄弟三人 , 成为了嘉禾票房的新王牌 。

1982年 , 新艺城全面胜利 。
这一年 , 新艺城的《最佳拍档》是票房冠军 , 成龙的《龙少爷》第2;新艺城的《难兄难弟》第3、《小生怕怕》第6 , 洪金宝的《提防小手》第7、《人吓人》第9 。
1983年 , 《最佳拍档2》蝉联冠军 。
这一年 , 嘉禾决定改变战略 , 全面反击 。
新艺城的《最佳拍档》 , 甚至《难兄难弟》 , 都是新艺城七怪(麦嘉、石天、黄百鸣、徐克、施南生、曾志伟、泰迪罗宾)群策群力的成果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