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手下第一猛将?朱元璋的手下大将

在广泛流传的民间故事中,明初名将胡大海是李逵一类的人物,鲁莽、不懂礼数、有杀人瘾 。其实这些纯粹是对胡大海的想当然,正史中的胡大海其实是一员儒将 。
元末天下大乱,九州鼎沸,各地义军纷纷举起刀枪,开始和元廷作战,这一方面固然是为了找条活路,另一方面也不乏一些枭雄想浑水摸鱼,成就帝业 。朱元璋就是其中一个,他既属于前者,也属于后者 。
为此,他参加了义军,并在势力越来越大后摆脱了干岳父兼上司郭子兴,开始单干 。单飞的朱元璋力量薄弱,急需人才加盟 。胡大海在这时投靠朱元璋可谓雪中送炭 。

朱元璋手下第一猛将?朱元璋的手下大将

文章插图
胡大海的出场很是引人瞩目 。江南的男子多是玉面长身,如周瑜那样的帅哥,胡大海却是如镔铁打造的硬汉 。
他走到朱元璋面前,朱元璋抬头一看,此人个子高,长相威武雄壮,随后一番交谈,朱元璋发现此人智商也不低,不由大喜过望 。胡大海就这样成了朱元璋麾下的一员战将 。
后来朱元璋手下最有名的战将常遇春在当时还是一个刚入伍的小兵,巴巴地跑去向朱元璋申请当前锋,结果被朱元璋委婉地拒绝了 。朱元璋心中已经有了理想的先锋人选——胡大海 。而胡大海也不负众望,不久就以战功获得了右翼统军元帅的职位 。
朱元璋对胡大海的武力和智力都十分赞赏,对其忠诚显然也十分信任 。渡江之后,朱元璋的势力处于四战之地,他的安全十分重要,而其侍卫长一职就交给了胡大海 。
当时,朱元璋的战略目标很明确:元军是出自蒙古草原的骑兵,其长枪快马一往无前,自己初起,部下都不是这些征战欧亚大陆的健儿的对手,最好的办法就是过江,到江南去发展 。长江以南水网如织,江湖密集,不便于骑兵驰骋,于是朱元璋带着大军渡过了长江 。
不过,渡江容易,想在江南站住脚跟并非易事,因为江南也有元军,而且力量不小 。但是朱元璋自有应对之策:他有胡大海 。到了江南,朱元璋就不再让胡大海兼任自己的侍卫长了,而是让他履行统军元帅职责,扛起旗帜独当一面 。
有勇有谋的胡大海随后率军攻下了徽州,并驻扎在当地,准备对付元军统帅杨完者 。
杨完者力量不弱,纠集十万将士前来攻打 。在他看来,蒙古铁骑从来都是“人上一万,天下无敌”的,更何况自己有十万人!元军铁甲如水,滚滚而来,围住了徽州城,并对着城上骂战 。
杨完者以为胡大海一定会被自己强大的军威吓得躲在城里当缩头乌龟,自己只要围一段时间的城,缺少粮食的对方就会无奈投降 。他没料到,胡大海根本不是这种胆小如鼠的人 。他正骂得上瘾,城上一声号角,一彪人马挺着雪亮的刀枪冲出城来,如飞镞一般直插向元军的纵深,向杨完者奔来 。
杨完者一愣,对方的铁矛已经刺到,杨完者若不是躲闪得快,险些被穿成鱼干 。等杨完者逃开,还没回过神来,元军已经潮水一样哗的一声败退下来 。
一个自己先逃跑的统帅如何能让一群逃跑的溃兵回去继续卖命?胡大海就这样在徽州城下打得元军仓皇逃窜 。
元军在江南的部队一听,一个个傻了眼:杨完者的十万军队竟然被那个叫胡大海的草根给葬送了,这个胡大海,咱们得避着点儿!
朱元璋手下第一猛将?朱元璋的手下大将

文章插图
朱元璋的军队听到胡大海竟然率军完胜杨完者,也傻了眼:胡大海只带了那么点儿军队就大败十万元军,看来元军也今非昔比了!
胡大海的这一战大长了朱元璋军队的士气,也打击了元军的士气 。此消彼长,朱元璋在江南的局面从此渐渐打开了 。
杨完者当然不甘心被胡大海这个草根打败,他决定捞回面子,于是积极行动起来,准备复仇之战 。
这次,他采用了内外夹击的办法:
外部,自己收集残兵败将,认真操练,准备打造一支铁军;
内部,他打算收降胡大海的部下 。
当时的元朝朝廷虽然已经腐败得不成样子了,可是很多人仍然承认元朝的正统地位,对于义军都蔑称为“贼” 。在这些人的心中,元朝封的官爵才是真正的官,义军等其他人分封的官职都是赝品 。
在胡大海攻下诸暨(今属浙江绍兴)后投降胡大海的将军沈胜就是这么想的 。他投降过来后,朱元璋为笼络人心,封了他一个万户 。杨完者悄悄送了一封劝降信,说:当朱和尚(朱元璋早年当过和尚)的万户有什么意思?要当就当朝廷的官员,那才威风、才过瘾呢!沈胜没有认清形势,一听对方的许诺,当即动摇,带着自己的兄弟跑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