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在世,都有一份作业 张艺谋的作业


人生在世,都有一份作业 张艺谋的作业

文章插图
张艺谋的作业(世界上每个人都有作业)
在最近的多伦多和威尼斯电影节上,张艺谋的出现吸引了国内外的热切关注 。
大众对张艺谋的印象有很多:中国第五代导演代表之一,首位获得金熊奖、三次提名奥斯卡、五次提名金球奖的导演,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总导演,杭州G20峰会文艺演出总导演...
【人生在世,都有一份作业 张艺谋的作业】他有那么多光荣的头衔,媒体给他冠以“国师”的称号 。
今年张艺谋给观众带来了新作《影》,讲述了一个影身替身的故事 。

有人说《影》不像张艺谋的作品,更像他自己 。
那么,张艺谋的“影子”是什么?


不爱惜羽毛的高手
张艺谋经常笑自己是中国最有争议的导演 。
1988年,他执导的第一部电影《红高粱》获得德国柏林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金熊奖,从此开始执导 。之后又陆续拍摄了多部优秀作品,逐渐成为人们口中的电影大师 。
千禧年前后,张艺谋打算拍一部武侠情怀的文艺片,实现自己的江湖梦想 。然而还没来得及实施,李安就先出手了《卧虎藏龙》 。

张艺谋心想:“哎呀,糟了,肯定要撞车了 。”无奈之下,他只好另作打算 。
当时的电影市场充斥着好莱坞的商业大片 。国产电影被逼得几乎看不到出路,国外都在嘲讽中国电影不赚钱 。
这时,张艺谋开始“坐立不安”,他萌生了拍一部商业片的想法 。此前张艺谋的作品都是文艺片,带有纯粹的艺术色彩,他认为这可能是转型的契机 。
但“张艺谋要拍商业片”的消息一出,立刻遭到国内外的讽刺 。
国内的人不以为然:“这老无赖又要拍什么乡村故事!”
国外的人不屑一顾:“反正中国电影就是那样 。有什么新鲜事?”


但是张艺谋还是开始自己画电影,找了很多著名的电影明星做主演,在制作上花了很多钱,好像外界的评论和他没有关系 。
在当时的国内电影市场,几乎没人敢尝试 。
一阵不以为然的声音过后,《英雄》出现在大银幕上 。
影片上映期间,在中国创造了2.5亿票房,全球票房高达1.77亿美元 。直接创下中国电影全球票房最高纪录 。

所以,有些人仍然挑他的毛病,认为他放弃了艺术,变得商业化和庸俗 。
回忆起舆论的压力,张艺谋说,“我不太在乎羽毛,也不用心打造自己的品牌,还是愿意按预期去尝试 。镜头类型多了,受众也就广了 。”
每一次突破都像一场大赌博 。“羽毛”是筹码,赢了是辉煌,输了是笑柄 。

但对于创作者来说,尝试比名气更重要 。
在张艺谋的心目中,他从来都不是电影大师,他只是一个“笨鸟先飞”的电影人 。如果你不如别人有才华,你会努力弥补自己,活在当下,做好自己 。够了 。

与时间赛跑的人
其他人拍电影需要安静 。他们可以等一个月、一年或十年 。
但是张艺谋不一样 。他一直很忙,争分夺秒 。
张艺谋在拍《活着》的时候和王斌、里德合作过,他们对他热衷于开会的习惯深感恐惧 。

他经常在一天内举行几个不同的会议 。为了在开演前把各方面分析透彻,会议一般会持续几个小时 。开会的时候,他几乎不休息,经常喝一口咖啡,就开始下一个 。
有一次,张艺谋开会开到凌晨3点,团队所有人都睡着了 。
兴高采烈的他看到只有葛优和王彬在场,就一个个接住,和侃侃攀谈,感兴趣就跳起舞来 。
最后葛优忍无可忍,躲在角落里用剧本蒙住了脸 。剧本背面写了两个字:“活着” 。

《活着》里有很多夜场 。当疲惫感在晚上袭来时,特别折磨人 。
张艺谋一般都是打一晚上,期间大部分人都睡着了,就连女主角巩俐也是裹着大衣斜靠在折叠凳上睡着的 。只有张艺谋一个人醒着 。
作为一名编剧,里德经常呆在片场 。他说那时候的张艺谋像一只狼,一个人在那里走来走去 。

四十年,时光飞逝如水 。
时至今日,张艺谋依然坚持拍电影 。他仍然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不眠不休,争分夺秒 。

他说:“当了导演,就是一辈子 。忙让我更有钱,就是留不住,就是喜欢 。因为热爱,所以不断的忙碌,不断的创作 。你能坚持多少?”
创作的苦与乐,弥足珍贵 。
人生的每一个过程都像一卷白纸 。怎么形容,全靠人的努力 。我们只在信息资源网看到了张艺谋的风光,却不知道他每晚熬夜剪片,眼睛红红的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