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天野|95岁老戏骨离世,人间再无“姜子牙”( 二 )


为了演好秦二爷这个角色 , 他去搜集民族资本家的人物照片 , 足足找了一千多张 。
当时的他出身封建大家族 , 对民族资本家并不熟悉 , 为了解人物的思想内核 , 他常常思考挖掘角色的相关资料;
为了让角色活灵活现 , 他还设计了甩辫子、掀袍角等小动作展现人物的矜傲 。
泡茶馆、和老评书聊天、下厂下乡体验生活、和三教九流的人唠嗑儿……
就这样足足准备了两年 。
1958年3月 , 话剧《茶馆》搬到舞台上 , 连续演了52场 , 观众的赞叹一波胜过一波 。

蓝天野饰演的秦二爷深入人心 , 有个观众看了对他说:
“看了你们的戏 , 我才知道革命为什么发生 。 ”
这句话对蓝天野来说比任何的赞美都有力量 。
能引发群众思考 , 让蓝天野对自己从事的话剧事业有了新的领会 , 也看到了自己作为演员的意义 。
之后 , 他又带来了《蔡文姬》、《王昭君》、《封神榜》等一系列脍炙人心的作品 , 他所饰演的仙风道骨姜子牙 , 在不少观众心里直接封神 。

1981年 , 蓝天野找到白桦 , 让他写一个和以往不太一样的剧本 , 自己来导 。
没多久 , 白桦写了《吴王金戈越王剑》交上去 。
这个剧本一改往常写吴越春秋的套路 , 而是揭露复杂现实的人性 , 甫一上演就引起广泛的讨论 。
不料 , 在话剧叫座连连的同时 , 不少人认为题材影射现实 , 批判声音越来越多 , 只能被迫停演 。
这个结果让蓝天野心中颇不是滋味 。 戏剧创作中的重重枷锁、市场的劣币驱逐、人艺发展的不景气 , 让他满腔愤懑却又感到无可奈何 。
“既然干不好 , 不如不干 。 ”
儒雅知礼如蓝天野 , 也有自己的几分傲气 。
随后 , 他果断退出舞台 。 不看不演不导 , 和话剧完全划清了界限 。
而这种看似决绝的斩断 , 恰恰印证话剧在他心中的分量 。

阔别二十载 , 重回舞台2011年 , 距离蓝天野离开舞台已有二十余年 。
这二十年 , 他拾起少年的爱好 , 专心画画 , 并向著名画家李苦禅拜师学习 , 画技也开始突飞猛进 。
就在他赋闲在家的某天 , 人艺院长请他吃了顿饭 。
蓝天野笑称 , 这是一场鸿门宴 , 人艺想请他出演话剧《家》里的反派冯乐山 。

当初 , 他满怀失望地离开了话剧事业 , 而这弹指二十年间 , 也让他看开了很多事 。
有些大局 , 过去了就过去了 , 无需较真;
既然眼下有一个机会 , 他也对话剧割舍不下 , 为什么不能重新开始呢?
蓝天野说服自己后 , 答应了院长的请求 。
这时的他已经84岁 , 本是颐养天年该享福的时候 , 他却和演员们一起对戏背台词 , 从不觉得枯燥烦累 , 反而乐在其中 。
正如徐特立所说:


一个人有了远大的理想 , 就是在最艰苦的时候 , 也会感到幸福 。
有次蓝天野在台上排演 , 当时戏台还没有搭稳 , 他一脚打滑摔了下来 , 吓得众人赶紧去扶 。
等他起身 , 说的第一句话却是:“对不住 , 让大家受惊了 。 ”
第二天他带着伤 , 准时出现在排演现场 。
专注和敬业已然刻进蓝天野的骨子里 , 贯穿在他的事业中 。
《家》之后 , 剧院领导让他从之前导过的作品里挑一个重新排演 。
毫不意外 , 蓝天野选择了那部让他耿耿多年的《吴王金戈越王剑》 。

当剧本确定下来 , 蓝天野激动万分 , 当场打电话给白桦 , 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了他 。
复出后 , 蓝天野几乎把自己全部精力和时间都花在了话剧上 , 不仅不知疲倦 , 反而还觉得身体比年轻时更好了 。
当采访问及他养生方面的问题时 , 他只淡淡地说:
“相比年轻时 , 很多事情都能放下了 。 ”
年轻时的蓝天野脾气直 , 很多事情都看不惯 。
随着年龄的增长 , 经受的磋磨越多 , 对以前无法释怀的事 , 也不再那么较真了 。
“放下”二字并不简单 , 有些伤害虽无法原谅 , 但他愿意与自己和解 。
也正是如此 , 他才选择回归舞台 , 继续自己的热爱 。
耄耋之年的蓝天野 , 对待工作一丝不苟、十分严肃 , 同行演员和他拍戏总会有些紧张 。

可到了私下里 , 蓝天野却像个童心未泯的老爷爷 。
他平时十分喜欢玩抓娃娃机 , 抓到的娃娃拿回家 , 就给自己养的流浪猫狗当作玩具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