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孝宗张皇后是贤后吗?为什么崇祯不费力就杀了魏忠贤

懿安张皇后是明熹宗的皇后 。张皇后所处的环境与明朝其他皇后有很大不同 。明朝虽然历朝几乎都有太监或者权臣专权,但是天启朝专权的魏忠贤与客氏的权力却格外大 。可能是因为客氏的缘故,两人不仅在朝堂上专权乱政,管辖的范围甚至直接渗透到宫中 。而且他们在宫中针对的对象主要还是皇帝的妃嫔,包括皇后本人 。这种方式的直接结果便是天启皇帝朱由校无后 。朱由校继承了祖上的一贯冷血传统,专注于木匠活,自己的妃子一个个被害死,不管不问;自己的皇子还未出生便被夭折,同样事不关己 。要说明朝哪个皇帝最冷血,朱由校绝对名列前茅 。他甚至要超过朱元璋 。朱元璋至少非常在乎马皇后,在乎自己的众多儿子 。朱由校则只在乎木头跟客氏 。在这样的处境下,张皇后能够存活到崇祯朝,也实属不易 。感兴趣的读者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明孝宗张皇后是贤后吗?为什么崇祯不费力就杀了魏忠贤

文章插图
懿安张皇后01
张皇后是河南祥符人,父亲是张国纪 。明朝有很多宠妃,但是皇后却大多贤能 。张皇后也不例外 。她于天启元年被选入宫中,当年便被立为皇后 。作为皇后,她深知自己的职责 。她的性格非常严肃、端庄,也有正义感和使命感 。
当时魏忠贤与客氏渐渐开始形成专权的趋势,张皇后多次向朱由校揭发他们 。可是朱由校对客氏有种特殊的情感,对张皇后的指责充耳不闻 。
明熹宗
朱由校有次到张皇后宫中,看到她正在读书,于是便问她读的什么书 。张皇后回答说是《赵高传》 。朱由校知道她是隐有所指,但却对此不以为然 。
后来朱由校去世,在张皇后的极力劝说下,才将信王朱由检迎入宫中,定为继位人选 。然后张皇后又派人告诫信王,千万不要吃宫中的食物 。朱由检牢记皇嫂的叮嘱,入宫后,让周皇后的娘家周家天天做麦饼送入宫中,直到魏忠贤与客氏被铲除为止 。
02
张皇后这样的一些做法却严重地得罪了客氏跟魏忠贤 。两人对她是恨之入骨 。但是张皇后毕竟是皇后,客氏再怎么无法无天,也不敢明着迫害张皇后 。不过两人却有无数种阴损的招数 。
张皇后怀孕时,客氏将皇后宫中不服从自己的太监、宫女尽数换掉 。表面上宫女们照顾得无微不至,但是不久之后,张皇后却无缘无故地流产了 。很有可能是宫女、太监们在食物中放了药 。终天启朝,算上张皇后流产的孩子外,共有三位皇子、两位皇女因为客氏跟魏忠贤的缘故早夭 。这跟成化朝万贵妃专宠时有些类似 。明朝为什么皇室一脉人丁越来越稀薄,这些应该是其中的主要原因之一 。
魏忠贤
客氏与魏忠贤还多次于朱由校面前说张皇后坏话,挑拨离间 。有次两人更是对朱由校说,张皇后并非张国纪的亲生女儿,乃是死囚孙二的女儿;张国纪见其长相俊美,便收为己女,将其送入宫中,希求荣华富贵 。两人认为这是欺君大罪,希望朱由校将其满门诛杀 。不过最开始因为没有证据,朱由校只是心中有了芥蒂,并没有处罚张国纪 。后来两人又唆使大臣刘志选、梁梦环上奏此事 。大臣的奏议,朱由校不得不正视,当时他便极为愤怒,将张国纪削除爵位 。因为皇后牵涉太大,朱由校也便没有进一步追究 。这让客氏与魏忠贤两人郁闷不已 。
一计不成,再生一计,魏忠贤指使壮士埋伏于朱由校经常去的便殿旁边,作出刺杀朱由校的举动 。等魏忠贤陪同朱由校来到便殿时,便假装明察秋毫,将埋伏的壮士抓拿 。朱由校大惊,将这些人交由东厂跟锦衣卫严刑审问 。最后得出的结果是张国纪是幕后主使,意图刺杀皇帝,拥立信王即位 。这自然是魏忠贤的意思 。魏忠贤既想通过此案扳倒张皇后,又想以此兴大狱,将朝中凡是不屈服自己的大臣尽数诛杀 。不过此事被司礼监太监王体乾阻止,最后魏忠贤只得杀了刺客灭口。
客氏03
崇祯朝,朱由检对张皇后非常感激,不管是从私人方面,还是从朝廷层面 。在他登基后,便晋封张皇后为懿安皇后 。其父张国纪也被恢复伯爵,而且还得到了朱由检的重用 。后来因为转输粮饷之功,更是晋升为侯爵 。不过最后下场并不好,在执行任务的过程中,被起义军所杀 。张皇后在崇祯朝倒是活得很是滋润,朱由检对她也很尊重,也没有了天启朝的勾心斗角和时刻提防 。李自成攻破京师时,张皇后选择了自缢,为大明朝陪葬 。时年三十九岁 。虽然最后张皇后的结果不是很好,但是这样也算是最好的结局了 。后来清朝入关,他们对张皇后也非常尊重,将其与明熹宗朱由校合葬在了德陵 。弘光朝尊上谥号为孝哀慈靖恭惠温贞偕天协圣悊皇后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