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玩人|《鬼玩人》首映40周年:斯蒂芬金如何拯救并改变山姆雷米的一生

鬼玩人|《鬼玩人》首映40周年:斯蒂芬金如何拯救并改变山姆雷米的一生

文章图片

鬼玩人|《鬼玩人》首映40周年:斯蒂芬金如何拯救并改变山姆雷米的一生

文章图片

鬼玩人|《鬼玩人》首映40周年:斯蒂芬金如何拯救并改变山姆雷米的一生

文章图片

鬼玩人|《鬼玩人》首映40周年:斯蒂芬金如何拯救并改变山姆雷米的一生

文章图片

鬼玩人|《鬼玩人》首映40周年:斯蒂芬金如何拯救并改变山姆雷米的一生

文章图片

鬼玩人|《鬼玩人》首映40周年:斯蒂芬金如何拯救并改变山姆雷米的一生

文章图片

鬼玩人|《鬼玩人》首映40周年:斯蒂芬金如何拯救并改变山姆雷米的一生

文章图片



如果可以的话 , 你会怎么向崇拜的作家致意?跟他要签名 , 改编他的小说 , 或是拍一部恐怖片让他惨叫连连?这就是斯蒂芬·金40年前在戛纳国际电影节的奇遇 。 他一向以文字令人彻夜难眠 , 这回却遇上令他大开眼界的骇人电影 。 这部鲜血淋漓的恐怖片正是山姆·雷米的《鬼玩人》 , 斯蒂芬·金就此与一位热情的书迷结下不解之缘 , 甚至改变对方的一生 。

1982年5月 , 斯蒂芬·金在宣传与乔治·A·罗梅罗合作的《鬼作秀》(Creepshow)时偶然撞见这部作品 。 有趣的是 , 《鬼玩人》正是启发自罗梅罗的《活死人之夜》 。 它将活尸包围的民宅改成被邪灵占领的小屋 , 并用可怜的预算拍出离经叛道的疯狂能量、野性暴力及肆意喷洒的血肉 。
斯蒂芬·金很喜欢它 , 却觉得它的口味实在太重了 。 跟此片相比 , 《鬼作秀》就像儿童节目一般温和无害 。

我们在斯蒂芬·金的影评里 , 仿佛还能看到他下笔时心有余悸的神情:「此片让我想起有位编辑说过 , 当作品玩得太过火 , 即使再优秀都得割爱 。 」「它就像我们在营地吓唬别人的怪谈 , 愚蠢简单且生猛有力 , 但导演可一点都不蠢 。 它无疑是今年最狂暴的原创恐怖电影 , 问题是 , 由于没人敢买下此片 , 恐怕观众永远看不到它上院线了 。 」

当时的斯蒂芬·金并不晓得 , 这部电影的营销经纪人 , 同时是戛纳国际电影节创办人之一的厄文·夏皮罗(Irvin Shapiro)正在偷偷观察他坐立难安的反应 。 试片结束后 , 准备离场的斯蒂芬·金立刻被夏皮罗拦下 , 并将他介绍给本片的导演 。 对方的双眼充满炽热的神采 , 活像来戛纳追星的青少年 。

厄文·夏皮罗可以说是山姆·雷米的启蒙导师 , 他传授了许多营销电影的秘诀 。 「他看起来比实际年龄还小 。 我对他的第一印象是 , 他要不是餐厅的打杂小弟 , 或辍学的高中生 , 不然就是天才 。 事实证明他的确有两把刷子 。 」
斯蒂芬·金如此描述他与导演山姆·雷米的第一次会面 。 雷米是斯蒂芬·金的书迷 , 看到偶像竟然莅临他的首部作品《鬼玩人》试映会 , 兴奋的情绪难以言喻 。
【鬼玩人|《鬼玩人》首映40周年:斯蒂芬金如何拯救并改变山姆雷米的一生】
1981年 , 二十二岁的雷米与朋友完成《鬼玩人》时 , 它的片名还叫《死亡之书》(The Book of Dead) 。 雷米的初衷很单纯 , 他想拍一部令人大呼过瘾的恐怖片 , 在市场大赚一笔 。 当时影坛已经有了面具杀人魔、拿电锯追着人跑的屠夫、被恶魔附身的小孩 , 或把人逼疯的邪恶饭店 。 现在再加上召唤恶灵的魔书与嗜血的邪魔 , 似乎并不成问题 。

《死亡之书》免费试映时获得空前的成功 。 一时之间 , 口碑与话题迅速在学生族群间发酵 。 自认胜券在握的雷米立刻带着赶工印制的宣传品跑遍全国 , 但对片商来说 , 小镇电影院与州立大学放映厅的掌声并不代表什么 。 即使是影展一票难求的观摩片 , 也不一定能通过市场考验 。
就连曾接纳《十三号星期五》的派拉蒙公司 , 也认为《死亡之书》太过粗糙怪诞 , 难以包装及营销 。 如果夏皮罗这位伯乐没有即时伸出援手 , 或许它将会因为所有发行商的观望态度 , 而永远被封存在某个林中小屋的地窖里 。

夏皮罗曾将许多外语片引进美国 , 也提拔过乔治·A·罗梅罗等恐怖导演 。 他建议雷米将电影改名《鬼玩人》 , 并利用戛纳国际电影节作为走向世界的跳板 , 等累积一定的热度后再反攻国内市场 。 此外 , 他也指导制作团队在宣传照上运用强烈的视觉元素 , 让片商一看就能留下深刻的印象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