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声|相声名家刘惠首谈姜昆郭德纲矛盾:两个人没有隔阂,是好事者造谣

相声|相声名家刘惠首谈姜昆郭德纲矛盾:两个人没有隔阂,是好事者造谣

文章图片

相声|相声名家刘惠首谈姜昆郭德纲矛盾:两个人没有隔阂,是好事者造谣

文章图片

相声|相声名家刘惠首谈姜昆郭德纲矛盾:两个人没有隔阂,是好事者造谣

文章图片

相声|相声名家刘惠首谈姜昆郭德纲矛盾:两个人没有隔阂,是好事者造谣

“有大的定力 , 有大的权威 , 把说相声的这些人聚集到一块 , 肯定是什么事儿都没有 , 这才是相声的春天 , 是相声人的春天 。 ”
在直播的时候 , 刘惠说了这样一句话 , 但可惜的是 , 相声界现在没有这样一个人 , 怕是以后也不会出现这样一个人 。 许多期许只能成为期许 , 留存在心中 。
在侯宝林去世之后 , 相声界的话语权一次就不复存在了 。 这也成为了相声界矛盾丛生的原因之一 , 缺少了主心骨的支撑 , 自然就成一盘散沙 。

在直播中 , 有观众询问郭德纲与姜昆的矛盾 , 刘惠回答说 , 自己并不想提到这些话题 , 但可以肯定地说 , 两人并没有什么矛盾 , 只是庸人自扰的结果 。
刘惠继续解释说:每当逢年过节 , 去师父姜昆的家里 , 还有生日聚会之类的 , 也并没有听谁说 , 郭德纲如何如何 。 一番话算是解答了观众的疑惑 , 所谓集体针对的事情也就不复存在 。
像是侯耀文的徒弟荆林野也说过:“我没听过师兄弟里头 , 谁阻止过郭德纲拜师!”如此看来 , 矛盾有些凭空捏造的意味 , 也有故意挑起的味道 。

刘惠继续解释说:“郭德纲与姜昆两个人都是大艺术家 , 都玩自己的 , 都把自己的艺术高低看的很重要 , 说别人都嫌小 。 ”
而什么样的人才会去讨论别人的短长呢?刘惠说只有那些小人物 , 那些无足轻重的人物 , 更严重的说 , 是那些变相自卑的人物才会去议论别人 。
生活上的不如意就转化成贬低他人的一种武器 , 期盼着各行各业的矛盾就成为他们所做的事情 , 特别是相声本就有不少争议 , 点一把火也容易 。

姜昆已经72岁了 , 依旧活跃在相声舞台上 , 重要活动都会出现;郭德纲前些年还租不起房呢 , 这些年异军突起 , 两个人都是大艺术家 , 人品上都没问题 。
姜昆也是满腹经纶 , 绝对是有文化的家庭 , 郭德纲也有文化 , 不喝酒不闹事 , 都值得尊重 。 这一番话情真意切 , 刘惠虽是姜昆的徒弟 , 但与郭德纲也合作拍摄过影视剧 , 关系也不错 。
不和某些开直播的行里人一般 , 用相声的矛盾作为吸引眼球的工具 , 能站在公允的角度上评价 , 就是值得赞扬的 , 有色眼镜是可怕的 , 带着有色眼镜去宣传错误内容更可怕 。

从1996年开始 , 刘惠就别离了相声舞台 , 也不参与相声界的是非争论 。 “相声圈的是别贫 , 谁都比咱牛 。 不随波追流 , 不附庸风雅 , 按照自己的思考去琢磨 , 去思考 。 ”
人贵有自知之明 , 拥有这个自知之明 , 你会生活得很幸福的 , 会免去很多攀比和攀附 , 没有攀比就没有嫉妒 , 人就特别坦然 , 也就没有仇恨 。
没有了这份嫉妒之心 , 有了自知之明 , 刘惠自然知道自己的位置 , 也就不随意的将自己与相声界的大佬作比较;少了功利的心 , 也就不会为了自己的利益而胡说八道 。

关于刘惠的履历 , 能够讲述的内容实在是乏善可陈 , 上过春晚得过大奖 , 但没能被观众记住的作品 , 也就不过多地描述了 , 不过学艺的生涯挺奇特 。
1987年的全国大赛 , 刘惠获得了全国一等奖 , 也因此与姜昆结缘 , 拜在了姜昆的门下 。 在拜师后 , 因为事情过于繁忙 , 姜昆就将刘惠托付给自己的师父马季 。
在跟随马季学艺的期间 , 刘惠学到了许多关于相声创作和相声表演的知识 , 这也侧面为他从事影视表演奠定了基础 。 很多演员相见马季都很困难 , 刘惠的这段经历珍贵无比 。

回到郭德纲与姜昆的矛盾上面 , 许多自媒体也一直炒作两人的矛盾 , 甚至脑补出了许多打压与被打压的场面 , 这对相声的发展而言并没有什么好处 , 但对个人流量来说倒增色不少 。
近来也看到一篇文章 , 说曲协的反三俗倡议是针对郭德纲 , 其实郭德纲的作品《我要反三俗》也是掉入了这个误区!
反三俗是上层建筑 , 是曲艺发展的必然要求 , 而不是针对某个曲艺门类 , 更不是针对某个团体 , 某个个人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