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人相互尊重的诗句?表示尊重他人的诗句( 二 )


经过历朝历代长达二千余年的因革损易 , “君为臣纲”等忠君思想已根深蒂固 , 君臣关系进而成为一种绝对的服从依附关系 。董仲舒曾说 , “屈民而伸君……春秋之大义也” , 后来则更发展为“君要臣死 , 臣不敢不死”的愚忠观念 。环视当时的大清帝国 , 皇帝幼弱 , 亲贵如恭亲王奕訢、醇亲王奕譞者 , 尚不能与慈禧太后争锋 , 尚有何人能够与皇太后争高下、论尊卑呢?
外戚专权与保持皇权独立是一对势如水火的矛盾 。慈禧太后则妥善地处理了那拉氏家族与爱新觉罗氏家族的政治关系 , 这也是她掌握清朝最高权力数十年最为根本的原因 。如果将慈禧太后与唐代的武则天做一个比较 , 就会对此有一个极为清楚的认识 。
武则天先是“垂帘于御座后 , 政事大小 , 皆预闻之” , 后来又正式登基称帝 。不但立武氏七庙 , 追尊自己上五代祖皆为皇帝 , 大力提拨重用武氏兄弟子侄掌握朝廷内外的军政大权 , 而且残杀唐皇李氏的皇子皇孙 。这不但引起李氏家族的全力反抗 , 也引起众多唐朝重臣和旧臣的强烈不满与反对 。最后 , 终因宰相张柬之和大将军李多祚发动兵变 , 迫使武则天退位 , 归政于李氏家族 。
反观慈禧太后掌握清廷最高权力的数十年间 , 她对爱新觉罗氏家族与那拉氏家族关系的处理远比武则天稳妥得多 。慈禧太后垂帘听政 , 并非一帆风顺 , 其间多有异议 , 光绪帝亲政后 , 也有一些亲帝官员对慈禧太后继续干政颇为不满 。但朝野上下却没有人指责慈禧太后对爱新觉罗氏家族不忠 , 其根本原因是她在两个问题上处理把握得较为得当 。
第一 , 未予那拉氏族人以显爵重任 。辛酉政变后 , 慈禧太后的大弟照祥被封为三等承恩公 , 其父惠征、祖父景瑞、曾祖父吉郎阿则被追封为三等承恩公 。以上封爵 , 皆为清廷对于皇后或皇太后家族的恩封惯例 , 而非“违制”的特例 。其二弟桂祥 , 之所以在1888年(光绪十四年)被封为三等承恩公 , 是因其女被选为光绪帝的皇后 , 仍是循外戚封爵之惯例 , 与慈禧太后的个人意旨 , 并无直接关系 。
照祥官至护军统领 , 桂祥历任乌里雅苏台参赞大臣、库伦办事大臣、工部右侍郎、山海关副都统等 。他们所任官职 , 虽为清廷的较高要缺 , 但并非实权重权 。慈禧太后之所以未对胞弟委以控制清廷实权的重任 , 除了其弟缺乏才干有关之外 , 与慈禧太后特别关注爱新觉罗氏家族与那拉氏家族关系、不给其他人以攻诘口实的意识自觉或心理警觉不无关系 。
慈禧太后掌握清廷最高权力数十年 , 没有给人留有外戚干政揽权的感觉与口实 , 更无事实把柄 。即使是其“政敌”、一度对慈禧太后恨之入骨的康有为、梁启超等人亦如是 , 未见其指责慈禧太后对爱新觉罗皇统的不忠 。
慈禧太后临死前 , 遗命以醇亲王载沣之子溥仪继承皇位 , 以载沣为摄政王监国;同时又谕命 , “嗣后军国政事 , 均由摄政王裁定 。遇有重大事件 , 必须请皇太后(即其侄女隆裕太后)懿旨者 , 由摄政王随时面请施行” 。她没有安排隆裕太后直接出面垂帘听政 , 而是让她退居于幕后 。慈禧太后的上述安排 , 既是出于个人的得失私见 , 同时又是归还清廷最高权力于爱新觉罗氏的综合考虑 。
第二 , 慈禧太后所选立的两任小皇帝──光绪帝载湉和宣统帝溥仪 , 都是爱新觉罗氏家族血统最近的近支亲王后代 。她的独断专行 , 虽会引起皇室亲王和其他朝臣的不满 , 但却没有人怀疑慈禧太后对爱新觉罗氏家族不忠或有所威胁 。至于慈禧太后多次选立小皇帝 , 以及其与恭亲王奕訢、醇亲王奕譞、惇亲王奕誴等人的矛盾与斗争 , 皆被人理解为是清朝内部的权力之争 , 甚至不过是爱新觉罗氏家族内部的叔嫂“家务”之争而已 。
综上所述 , 无论慈禧太后的主观意图如何 , 在客观上 , 她的确成功地使人们普遍认同其对爱新觉罗皇室是忠诚的 , 这应是她较为顺利地掌控清王朝最高权力长达近半个世纪的重要原因之一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