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家乡的诗句?有关家乡的诗( 三 )


14.露从今夜白 , 月是故乡明------唐.杜甫>
4.描写家乡的句子及赏析
1.举头望明月 , 低头思故乡------李白2.悲歌可以当泣 , 远望可以当归------汉乐府民歌> 3.胡马依北风 , 越鸟巢南枝------汉.古诗十九首> 4.谁言寸草心 , 报得三春晖------唐.孟郊> 5.近乡情更怯 , 不敢问来人------唐.宋之问> 6.君自故乡来 , 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 , 寒梅着花未?------唐.王维> 7.床前明月光 , 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 , 低头思故乡------唐.李白> 8.故乡何处是 , 忘了除非醉------宋.李清照> 9.每逢佳节倍思亲------唐.王维> 10.今夜月明人尽望 , 不知秋思落谁家------唐.王建> 11.逢人渐觉乡音异 , 却恨莺声似故山------唐.司空图> 12.唯有门前镜湖水 , 春风不改旧时波------唐.贺知章> 13.少小离家老大回 , 乡音无改鬓毛衰.------唐.贺知章> 14.露从今夜白 , 月是故乡明------唐.杜甫> 。5.借明月抒发思乡的诗句加赏析
静夜思
朝代:唐代
作者:李白
原文:
床前明月光 , 疑是地上霜 。
举头望明月 , 低头思故乡 。
直译
明亮的月光洒在床前的窗户纸上 , 好像地上泛起了一层霜 。
我禁不住抬起头来 , 看那天窗外空中的一轮明月 , 不由得低头沉思 , 想起远方的家乡 。
赏析:
这是写远客思乡之情的诗 , 诗以明白如话的语言雕琢出明静醉人的秋夜的意境 。它不追求想象的新颖奇特 , 也摒弃了辞藻的精工华美;它以清新朴素的笔触 , 抒写了丰富深曲的内容 。境是境 , 情是情 , 那么逼真 , 那么动人 , 百读不厌 , 耐人寻绎 。无怪乎有人赞它是妙绝古今 。
这首诗写的是在寂静的月夜思念家乡的感受 。
诗的前两句“床前明月光 , 疑是地上霜” , 是写诗人在作客他乡的特定环境中一刹那间所产生的错觉 。一个独处他乡的人 , 白天奔波忙碌 , 倒还能冲淡离愁 , 然而一到夜深人静的时候 , 心头就难免泛起阵阵思念故乡的波澜 。何况是在月明之夜 , 更何况是月色如霜的秋夜 。“疑是地上霜”中的“疑”字 , 生动地表达了诗人睡梦初醒 , 迷离恍惚中将照射在床前的清冷月光误作铺在地面的浓霜 。而“霜”字用得更妙 , 既形容了月光的皎洁 , 又表达了季节的寒冷 , 还烘托出诗人飘泊他乡的孤寂凄凉之情 。
诗的后两句“举头望明月 , 低头思故乡” , 则是通过动作神态的刻画 , 深化思乡之情 。“望”字照应了前句的“疑”字 , 表明诗人已从迷朦转为清醒 , 他翘首凝望着月亮 , 不禁想起 , 此刻他的故乡也正处在这轮明月的照耀下 。于是自然引出了“低头思故乡”的结句 。“低头”这一动作描画出诗人完全处于沉思之中 。而“思”字又给读者留下丰富的想象:那家乡的父老兄弟、亲朋好友 , 那家乡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 , 那逝去的年华与往事……无不在思念之中 。一个“思”字所包涵的内容实在太丰富了 。
这首五言绝句从“疑”到“望”到“思”形象地揭示了诗人的内心活动 , 鲜明地勾勒出一幅月夜思乡图 。诗歌的语言清新朴素 , 明白如话;表达上随口吟出 , 一气呵成 。但构思上却是曲折深细的 。诗歌的内容容易理解 , 但诗意却体味不尽 。
6.古代诗人对家乡的思念的诗多些,赏析
李白的《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 ,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 低头思故乡. 译文:皎洁月光洒满床 , 恰似朦胧一片霜. 仰首只见月一轮 , 低头教人倍思乡.赏析:写得清新朴素 , 明白如话.它的内容是单纯的 , 但同时却又是丰富的.它是容易理解的 , 却又是体味不尽的.诗人所没有说的比他已经说出来的要多得多.它的构思是细致而深曲的 , 但却又是脱口吟成、浑然无迹的.从这里 , 读者不难领会到李白绝句的“自然”、“无意于工而无不工”的妙境. 崔颢的《登黄鹤楼》 昔人已乘黄鹤去 , 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 , 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 , 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译文: 过去的仙人已经驾着黄鹤飞走了 , 这里只留下一座空荡荡的黄鹤楼.黄鹤一去再也没有回来 , 千百年来只看见悠悠的白云.阳光照耀下的汉阳树木清晰可见 , 鹦鹉洲上有一片碧绿的芳草覆盖.天色已晚 , 眺望远方 , 故乡在哪儿呢?眼前只见一片雾霭笼罩江面 , 给人带来深深的愁绪. 赏析: 前人有“文以气为主”之说 , 此诗前四句看似随口说出 , 一气旋转 , 顺势而下 , 绝无半点滞碍.“黄鹤”二字再三出现 , 却因其气势奔腾直下 , 使读者“手挥五弦 , 目送飞鸿”.叙昔人黄鹤 , 杳然已去 , 给人以渺不可知的感觉;忽一变而为晴川草树 , 历历在目 , 萋萋满洲的眼前景象 , 这一对比 , 不但能烘染出登楼远眺者的愁绪 , 也使文势因此而有起伏波澜.使诗意重归于开头那种渺茫不可见的境界 , 这样能回应前面 , 如豹尾之能绕额的“合” , 也是很符合律诗法度的. 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独在异乡为异客 ,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 遍插茱萸少一人.译文引我在异乡做客人的时候 , 每遇到佳节良辰时总会思念起家乡.虽然我人在他乡 , 但早就想到今天是重阳节 , 我想故乡的亲人兄弟们都会登高望远 , 佩戴茱萸 , 这时他们会发现少了我一人不在.赏析:写游子思乡怀亲.诗人一开头便紧急切题 , 写异乡异土生活的孤独凄然 , 因而时时怀乡思人 , 遇到佳节良辰 , 思念倍加.接着诗一跃而写远在家乡的兄弟 , 按照重阳的风俗而登高时 , 也在怀念自己.诗意反复跳跃 , 含蓄深沉 , 既朴素自然 , 又曲折有致.“每逢佳节倍思亲”千百年来 , 成为游子思念的名言 , 打动多少游子离人之心.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