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地摊经济?地摊经济的由来( 二 )


【古代地摊经济?地摊经济的由来】古代没有其他的娱乐活动,听书看戏都是要去街上的,在家里你就只能看书或者睡觉,漫漫长夜无心睡眠的宋朝人,纷纷晚饭后走上了街头 。“万街千巷,尽皆繁盛浩闹”这句形容宋朝夜市的句子,把一切的繁华概括了,小摊小贩纷纷走上街头叫喊售卖,街上热闹似锦 。
当时开封府不计其数的小摊贩都是以居住在开封府附近的农民为主,也有不少的农民弃农为商,有挑着担子走街串巷叫卖的流动摊贩,也有在固定摊位点售卖农产品的农民 。
一般售卖的商品都是农民自家生产出来的,比如鸡蛋、鱼、鸡鸭、树上摘的水果,还有一些手艺人制作的比如凳子,扁担箩筐簸箕等等 。也有一些人靠着祖传的手艺卖吃的,比如卖煎饼的小摊,卖包子的小摊,卖各种糕点的商贩,还有卖蜜饯卖干果的各种小吃 。
宋朝可是个吃货天堂,现在有的美食,宋朝基本上都有,当然街边少不了给人看相算命的摊贩 。《东京梦华录》曾经记载,东市卖时令水果小吃,西市卖生活用具用品,可以看出在古代,对地摊经济也是有规章的,而不是一味的乱摆 。
3、古代地摊的状况
古代地摊一条街叫做列 。街道上市门按时开闭 。市中有市楼,又称亭、旗亭或市亭,管理市的官署即设于此 。比如唐朝,长安东西市为市令,其他城市为市长 。市门有监门卒把守、摊贩按经营商品种类分别排列 。
关于地摊的规定,《关市律》中有很详细的描述 。封建皇室对市的管理很严格 。所以地摊的经营也正规了许多 。当时边境地区主管市的官吏,亦称胡市,从事对边疆少数民族的贸易 。驻军之处有时亦立军市 。
秦汉时期,在小县、县以下的邑和农村中,没有垣墙楼屋的定期集市比战国时期增多 。关于市中交易和管理的职责,秦、汉法律中的《金布律》 。
为了便于经营管理,市内店铺和地摊,在封建社会是一种长期存在的交易形式 。休市之后还有存放货物的仓库 。交易者只能由市门出入,以此限制市外交易 。这种市集是农村之间以至城乡之间物资交换的会合点 。一直到现今社会,很多农村地区依然以赶集的方式进行交易活动 。此外,汉代在边境关隘还设有关市 。
在市中营业的除私商外,官方也派人来出售官营手工业产品及官方所掌握的其他物资 。由此可见,地摊在中国古代都有进行交易的固场所,当时人们都叫做市 。秦汉时,在京都、郡、国乃至大县城内,多有官府在指定地区设立并由官府管理的市 。
当时的集市与居民所住的居民区严格分开 。市周围建有垣墙,便于集中管理,从这一点可以看出,古人对于地摊的管理还是很先进的 。
历史是惊人的相似,历经千年,现在地摊这种形式又开始兴盛起来,无论怎样都是为了人们更好的生活 。通过以上介绍可以看出,地摊古代便有,古人靠摆地摊便能养家糊口,地摊也是繁荣程度标志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