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丽热巴|两部S+的古偶剧扑街了,双双5.8分的口碑,谁最应该背锅?

迪丽热巴|两部S+的古偶剧扑街了,双双5.8分的口碑,谁最应该背锅?

文章图片

迪丽热巴|两部S+的古偶剧扑街了,双双5.8分的口碑,谁最应该背锅?

文章图片

迪丽热巴|两部S+的古偶剧扑街了,双双5.8分的口碑,谁最应该背锅?

文章图片

迪丽热巴|两部S+的古偶剧扑街了,双双5.8分的口碑,谁最应该背锅?

文章图片

迪丽热巴|两部S+的古偶剧扑街了,双双5.8分的口碑,谁最应该背锅?

文章图片

迪丽热巴|两部S+的古偶剧扑街了,双双5.8分的口碑,谁最应该背锅?

文章图片

迪丽热巴|两部S+的古偶剧扑街了,双双5.8分的口碑,谁最应该背锅?

我以为《且试天下》豆瓣不会选择开分 , 没想到不仅开分了 , 而且还卡在5.8分上 。
和当初的《与君初相识》分数一样 , 也许是冥冥注定 , 两部所谓S+的古偶剧 , 都迎来了不及格的口碑 。


很多人不愿意相信豆瓣口碑 , 可偏偏又那么在意开分 , 就目前评分途径 , 豆瓣应该是使用最广泛的 。
上半年播出的古偶剧 , 以李易峰主演的《镜双城》口碑3.9分惨淡开始 , 又以袁冰妍主演的《祝卿好》口碑6.5分站在高处 , 剩余的那些热搜买的挺欢的古偶剧 , 也就得了个5.8分尴尬的口碑 。


按理说 , 《与君初相识》有迪丽热巴和任嘉伦这两个大流量明星 , 《且试天下》有赵露思和杨洋这两个大流量明星 , 四个流量明星的粉丝加起来 , 怎么着也得弄个及格分数吧 。
可最后事与愿违 , 古偶剧陷入瓶颈的同时 , 也给接下来扎堆定档播出的古偶剧提了个醒 , 你们的故事够格吗?你们有真正站在观众的角度考虑吗?你们是被资本绑架了?还是被金钱蒙蔽了?

回到《且试天下》和《与君初相识》这两部剧 , 如果说谁到底该为口碑失败背锅?我觉得顺序应该是资本>编剧>导演>演员 。
有人说 , 当初的宣传重点可全是演员 , 无论是海报还是热搜 , 全都是把演员突出来 , 所以现在口碑扑街了 , 他们就应该承担主要责任 。

这句话说对了一半 , 演员确实要承担责任 , 可问题是 , 宣传时候把他们当作重点 , 是因为畸形的影视剧市场造成的 , 也就是目前本末倒置的一种现象 , 轻故事重演员 。
一部影视剧成败的关键 , 还是要看编剧能够创作出什么故事?或者说 , 能够根据原著小说进行怎样合理的二次创作?

可我们的资本市场 , 从来不重视编剧的地位 , 除非这个编剧是像兰晓龙这样有实力有话语权的 , 否则 , 你编的故事和最后的成品完全就是两回事 。
这也是为什么《与君初相识》和《且试天下》失败的原因 。

资本太强势 , 它们只顾利用流量明星宣传造势 , 花大价钱去请流量明星 , 最后分给编剧的创作经费少之又少 , 而且 , 还要根据流量明星的角色 , 削弱编剧的创作空间 。
所以 , 这两部古偶剧的扑街 , 资本和编剧负主要责任 , 资本捆绑编剧 , 编剧妥协忍让 , 导致故事乱七八糟 , 角色凌乱不堪 。

接着便是导演 , 一个剧本即便真的很烂 , 导演能力足够好的话 , 是完全可以化腐朽为神奇的 。 因为拍摄现场除去个别因素 , 比如制片人的干预 , 导演是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的 。
可看看这两部剧拍成什么样了?节奏越往后发展越拖拉 , 导演拍得不知所云 , 观众看得糊里糊涂 。

比如《且试天下》后半部分 , 一直都在夺权 , 结尾却突然看破了归隐了 , 难道就不考虑前半部分故事和角色吗?
还有就是《与君初相识》 , 死的部分 , 重逢的部分 , 虐心的部分 , 不觉得老套吗?拍来拍去就没有其他新意吗?

最后就要说说演员了 , 可能很多粉丝不爱听 , 但迪丽热巴 , 任嘉伦 , 杨洋和赵露思的演技 , 是真的不行 。 不过 , 相比较而言 , 任嘉伦或许还算凑合 。
迪丽热巴和赵露思属于同一种类型 , 她们两个似乎一直躺在角色舒适区 , 演着雷同的角色 , 表现雷同的性格 。 而且 , 两个人都有一个致命的问题 , 驾驭不了大场面 , 演着演着就把自己缩回舒适区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