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张柬之推翻武则天( 二 )


由于张柬之已担任较长一段时间秋官侍郎,表现出色,见姚崇极力推荐,武则天又欣然从之,授官同凤阁鸾台平章事,晋升凤阁侍郎,使张柬之位居宰相行列 。

唐朝张柬之推翻武则天

文章插图
这一年,张柬之已经年近八旬,距他担任清源县丞那一年,已经过去半个多世纪 。谁能想到,一个在县丞岗位上做了四十年,一个六十多岁的老县丞,搁今天早已退休,居然还能做到宰相?
按说,做了宰相后,张柬之实现了出人头地的理想,加之年事已高,可以躺在权位上安度晚年了 。一个年近八旬的老头,还有什么奋斗的意义?然而,张柬之老当益壮,宰相的任命极大地刺激了他往日的雄心,他决定干一番大事 。
这件大事,史称神龙政变,张柬之联合宰相崔玄暐与中台右丞敬晖、司刑少卿桓彦范以及相王府司马袁恕己,以武力逼迫女皇武则天让位,迎唐中宗李显复位,恢复大唐江山 。
张柬之这样做,是出自对李唐的忠诚,然而,有人却怀疑张柬之的动机 。要知道,当时武则天已经年老,而李显也已经被册封为太子,也就是说,武则天早已打算还位于李唐,只要武则天一死,李唐江山便可自动恢复 。既然如此,张柬之何必发动政变?
所以有人认为,张柬之发动政变,不是忠于李唐,而是为自己谋利 。因为如果等武则天驾崩,李唐江山自动恢复,那么,这一切都是出于武则天的圣明,与张柬之他们毫无关系;而如果发动政变,从武则天手中夺回李唐江山,那么,张柬之等人就会成为大唐功臣 。
不过,史书上并未记载张柬之发动政变是出于私心 。如果张柬之发动政变的动机真是谋私,李唐皇室也不是傻子,不可能在政变成功后重赏张柬之,甚至让他配享唐中宗庙 。那么,张柬之究竟为何要发动神龙政变呢?
其实,张柬之发动政变的初衷,只是想除掉武则天的男宠张昌宗和张易之 。这俩小白脸仗着武女皇的宠爱,陷害忠良,无恶不作 。尤其是武则天晚年,俩小白脸自知武女皇一旦驾崩,他们便会遭到大臣们清算,更是肆无忌惮地打压异己 。他们希望,趁武女皇还活着,将异己全部清除,如此一来,即使武女皇驾崩,他们也不必再担心遭到大臣们的清算了 。
毋庸置疑,这种肆无忌惮地打压异己,对朝廷的政治生态构成了极大的破坏,而且还威胁到李显的地位 。关键还在于,谁也不敢保证,俩小白脸会不会在武则天面前吹枕边风,煽动武则天改变主意,将皇位让给武氏族人 。
为了捍卫朝纲,为了确保李显顺利即位,大唐江山得以恢复,张柬之等人决定诛杀张昌宗和张易之 。然而,张昌宗和张易之毕竟是武则天的男宠,一旦杀了这俩小白脸,武则天当做何想?会不会因此猜忌李显?所以,张柬之只能一做到底,逼迫武则天退位,让李显提前复位 。
【唐朝张柬之推翻武则天】神龙政变成功后,复位的唐中宗李显对张柬之甚是感激,提拔他为天官尚书、同凤阁鸾台三品,封汉阳郡王 。
唐朝张柬之推翻武则天

文章插图
可没过半年,李显突然变脸,让张柬之以汉阳郡王加“特进”衔,免除治理政事,也就是褫夺了张柬之的朝政大权 。
但李显褫夺张柬之的朝政大权,并不是对张柬之有何不满,而是受韦皇后和武三思的忽悠 。韦皇后和武三思想掌权,昏庸的李显向来对他们言听计从,使得张柬之被排挤出局,武三思等人成功接位 。
不久,武三思又污蔑张柬之诬陷韦皇后,导致张柬之被贬为襄州刺史 。出人意料的是,张柬之启程赴任时,李显竟亲自为他赋诗祭路神,还下诏群臣到定鼎门外给他饯行(既然还如此尊敬张柬之,为何又要将他贬官) 。
被贬为襄州刺史没多久,张柬之再度遭贬,被流放到泷州(今广东罗定) 。张柬之气愤不已,不幸染病,于706年撒手人寰,享年82岁 。
张柬之去世4年后,当时唐中宗李显已经遇害,唐睿宗李旦即位,下诏追赠张柬之为中书令,谥号文贞 。
张柬之去世12年后,开元六年(718年),唐玄宗感念张柬之兴复李唐之功,下诏配享中宗庙宇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