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居民垃圾分类?亦庄镇开启垃圾分类新模式


引导居民垃圾分类?亦庄镇开启垃圾分类新模式

文章插图
上庄镇/供图
自《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实施以来,上庄镇李家坟村按照市、区、镇部署,因地制宜、精准施策,充分调动村民自觉性,运用“垃圾不落地”“大手拉小手”“科学宣传引导”等手段,使得村民自觉参与垃圾分类意识大幅提升,让垃圾分类融入乡村新风景,绘制美丽乡村新“画卷” 。
出门就能“上车”垃圾不落地
“垃圾车来了,请大家主动投放 。”每天清晨6点至上午9点、傍晚17点到20点,都能在李家坟村内听到这样的“呼唤” 。村民们纷纷出门拿着事先分类好的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一边跟上门收垃圾的保洁人员打着招呼,一边把垃圾正确投入到垃圾车上的垃圾桶中,垃圾出门就“上车”,完全不落地 。
为了能更好地推进“垃圾不落地”实施方案,上门收垃圾的保洁人员用最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村民解释什么是垃圾不落地、垃圾分类的好处,同时借每天收垃圾的时机,进门入户、手把手演示如何分类,一点一滴地改变着村民的垃圾投放习惯 。通过进一步推动垃圾分类工作落实落细,原本就因环境整洁美丽荣获“北京最美乡村”称号的李家坟村,现在更加凸显了文明环保内涵 。
“前几年快到夏天的时候,垃圾桶怎么打扫都还是有臭味、有苍蝇 。”村民王女士描述着过去村里的场景,“如今把分类好的垃圾分别投放进不同的垃圾桶里,一开始觉得很不方便,还要仔细区分,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习惯后已经成为了一种生活方式 。看到村里的变化,我打心底里更加支持垃圾分类了 。”
强化宣传引导 习惯成为自然
为进一步加快垃圾分类工作推广,传承文明素养,李家坟村多次开展“大手拉小手、文明我传承”的垃圾分类宣教活动 。
在活动中,工作人员为小朋友及家长们讲解了为什么要垃圾分类、垃圾分类的好处以及如何区分垃圾种类 。小朋友们不仅学到了垃圾分类的知识,更通过亲自动手参与垃圾分类、打扫环境卫生等活动,在学习过程中潜移默化树立文明环保理念 。
【引导居民垃圾分类?亦庄镇开启垃圾分类新模式】自垃圾分类工作开展以来,李家坟村以点带面,以宣传促引导,通过农村广播、宣讲会、宣传海报、 群等线上结合线下的宣传方式,深入宣讲垃圾分类政策、宣传垃圾分类知识、引导垃圾分类习惯,营造出“垃圾分类、人人参与、习惯成自然”的浓厚氛围,进一步提高了村民对垃圾分类知识的知晓度、认可度、参与度,推动垃圾分类知识入脑入心 。通过不断宣传引导,让大家形成分类扔垃圾的好习惯,推动垃圾分类成为社会“新时尚” 。
每日值守不断 监督促进防疫
“您好,您这个是厨余垃圾,我来帮您消消毒!既做到了垃圾分类,又可以有效控制病毒的传播 。”“太好了,非常感谢,有你们在,我们感觉特别的安心 。”在李家坟村垃圾桶站前的“守门人”王大哥,每天会重复很多次这样的动作与话语 。
过去,村里的垃圾桶放置在主要路口,虽方便居民随时投放,但同时也伴有垃圾桶爆满、垃圾落地、蚊蝇滋生等现象,管理难度较大 。现在每天有早、晚两次上门收垃圾,绝大多数的生活垃圾都会在上门收垃圾时消化 。针对极少数不方便投放垃圾的居民,村里也设置了垃圾分类桶站,供居民投放 。“现在通过大家的努力,所有村民都能很自觉地正确投放垃圾,而且互相还‘攀比’,看谁家分得更仔细、更认真 。”王大哥说道 。
进行二次分拣 避免“先分后混”
为了改善生活环境,切实做到垃圾减量与资源化,让群众能够以最简单、最方便、最轻松的方式参与垃圾分类,上庄镇推出上门收集垃圾的便民服务,针对过去农村垃圾混投混运、随处堆放等现状,专门配置专业的厨余垃圾车辆和上门收集垃圾三轮车,每日定时进行收运,并确保作业过程可控、可管,对居民生活垃圾分类进行精细管理、集中清运,切实推动垃圾分类工作取得实效 。
此外,在居民生活集中区域,上庄镇全面设置了分类垃圾桶(站),方便居民分类投放生活垃圾 。但是这些生活垃圾进入垃圾桶之后,如何避免出现“先分后混”的情况呢?在各个垃圾分类集中回收点,分类回收的生活垃圾,正在被垃圾分类工作人员进行二次分拣 。针对少数居民“分得不准确”“分得不仔细”等问题,工作人员用手一件件将错误投放垃圾正确分拣到相应垃圾桶,从而保证四类垃圾精准分开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