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德纲|郭德纲“没有君子不养艺人”,历经多次改编,相声艺人生意口

郭德纲|郭德纲“没有君子不养艺人”,历经多次改编,相声艺人生意口

文章图片

郭德纲|郭德纲“没有君子不养艺人”,历经多次改编,相声艺人生意口

文章图片

郭德纲|郭德纲“没有君子不养艺人”,历经多次改编,相声艺人生意口

文章图片

郭德纲|郭德纲“没有君子不养艺人”,历经多次改编,相声艺人生意口

文章图片

郭德纲|郭德纲“没有君子不养艺人”,历经多次改编,相声艺人生意口

郭德纲几乎每次演出结束时都要唱一首《大实话》 , 捧的人说这是经典 , 百听不厌 。 不捧的人说他懒 , 不爱换 。

《大实话》被外界称为德云社社歌 , 据说是张文顺原创的歌曲 , 其内容听起来有点像上世纪九十年代的流行歌曲《十三不亲》:朋友们那要听真 , 听我唱段十三亲 , 句句说的是大实话 , 我的朋友啊 , 听在耳里记在心那哎嗨呦 。
东北二人转名家郑桂云上世纪八十年代就唱过《大实话》:说天亲 , 天也不算亲 , 天有日月照乾坤......从歌词和曲调上看 , 德云社的《大实话》很可能就是改编自二人转 。

德云社《大实话》分为好几个版本 , 长版和短版 , 带捧哏版和不带捧哏版都有 , 不管怎么改 , 在每一个版本里都保留了相同一段话:曾记得早年间有那么句古话 , 没有君子不养艺人 。
有不少观众对这个“没有君子不养艺人”印象很深 , 但总会觉得这话有些费解 , 不懂什么意思 。
不懂也正常 , 因为“没有君子不养艺人”是旧社会江湖艺人撂地画锅时常说的话 , 解放后江湖艺人都进了曲艺团没有人用了 , 后来被郭德纲翻了出来 。

“没有君子不养艺人”这句话也不是江湖艺人们的原创 , 而是改编自古籍 , 还经历了多次改编 。
“没有君子不养艺人”最早可上溯到《孟子》 。
《孟子·滕文公上》里有一段话:“夫滕壤地偏小 , 将为君子焉 , 将为野人焉 。 无君子莫治野人 , 无野人莫养君子 。 ”
这里的君子指的是士大夫 , 野人指的是百姓 , 意思是没有士大夫就没有人能领导百姓 , 没有百姓就没有人能供养士大夫 , 这段话阐述的是一种辩证的阶层关系 。

后人对《孟子》这段话进行了一些改编 , 如《魏子》里有一段话:““天生君子所以治小人 , 天生小人所以奉君子 。 无君子则无以畜小人 , 无小人则无以养君子 。 ””
意思相似 , 但将“野人”改成了“小人” , 这里的“小人”并不是我们一般意义上的贬义词 , 而是中性词 , 一般代指普通人或百姓 。
虽然旧社会江湖艺人多数都是文盲 , 但中间也不乏有一些秀才下海的 , 比如相声祖师爷朱绍文就是秀才出身 , 这些有文化的艺人会从古文典籍里摘出一些名言警句来改编 , 卖艺时使用这些名言一方面显得自己不是那么目不识丁 , 另一方面也能起到说服作用 , 为自己卖艺后的“杵门子”也就是要钱做铺垫 。

在江湖艺人的改编下 , “无君子不养小人”就变成了“无君子不养艺人” 。
这里的“君子”不再指士大夫 , 而是泛指那些观看江湖表演的人群 , 这里的“小人”当然也不再是指百姓 , 而是代指艺人自己 。
“无君子不养艺人”用大白话详细阐述 , 大概是这样的:列位看官 , 您几位都是大富大贵大仁大善的君子 , 我就是一个讨口饭吃的小人 , 我给您伺候一段杂耍玩意儿 , 让您一乐 。 您一高兴 , 就赏我一点吃饭的钱 。 没有我们 , 您上哪儿找这个乐去 , 没有您的赏钱 , 我们指什么填饱肚子 。 您看是这个理儿吧 。

【郭德纲|郭德纲“没有君子不养艺人”,历经多次改编,相声艺人生意口】德云社《大实话》里的“没有君子不养艺人”其实就是“无君子不养艺人” , 如果用郭德纲的话详细说就是:如果没有观众买票 , 我们这些说相声的就得饿死 , 所以我得说玩儿命说相声 。 正好对应这句话前面的歌词:要说亲 , 观众们亲 , 观众演员心连着心 。
当然了 , 作为观众其实也不用为了这句话感动 , 因为“无君子不养艺人”其实就是江湖卖艺人“杵门子”的客套话 , 就是为了让观众高高兴兴掏钱的生意口 , 从古至今都是一个玩儿法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