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春佛手归属于什么茶?永春佛手茶的来历

永春佛手归属于什么茶?永春佛手归属于闽南乌龙茶的一种,为历史名茶,研制于1930年前后,产自福建省永春县,是用佛手品类茶树嫩梢制成的,因而得名 。茶叶以佛手命名,是因为其叶子与佛手柑叶子相似,叶面凹凸不平,芽叶肥大,质地特别柔软,色泽黄绿而油润,制出的干毛茶冲泡后散发出具佛手柑所特有的奇香 。以香气高锐,滋味浓厚而受闽、粤、港、澳等地及东南亚侨胞的钟爱,常饮能保健且不伤胃 。

永春佛手归属于什么茶?永春佛手茶的来历

文章插图
泡乌龙茶的水最好是纯净水或山泉水,茶具则需要有茶壶、茶船、品茗杯等 。乌龙茶包含特殊的芳香物质,要在高温的条件下才能完全发挥出来,因而需要用100℃的沸水来冲泡 。茶叶的投放量需要根据茶壶的容量来确定 。紧结半球型乌龙茶,茶叶的投放量需占到茶壶容积的三分之一到四分之一;较为松散的茶叶,则投放量需占茶壶的一半 。第一泡大概在45秒左右,第二泡是60秒左右,之后每次冲泡时长往后稍加10秒左右就可以 。
乌龙茶作为中国特种名茶,除了与通常茶叶有着醒神益思,缓解疲劳、生津利尿、解热防暑、杀菌消炎、祛寒解酒、祛毒防病、消食去腻、减肥健美等保健功能外,还突出表如今抗癌症、降低血脂、防衰老等特定效用 。
永春佛手茶是福建乌龙茶中风味独特的名种之一,外形肥壮重实、呈半球状,色泽砂绿油润,茶汤颜色金黄明亮,香气馥郁幽长,近似香橼香,滋味甘醇,叶底柔软黄亮,耐冲泡 。其采制与闽南乌龙加工基本相同,于每年4月中旬开采,采驻芽以下二、三叶为标准,采回鲜叶经凉青、晒青、晾青、摇青、杀青、揉捻、初烘、包揉、复烘、复包揉、足火,摊凉后收藏 。永春佛手以其优异品质,多次荣获福建省优质产品和名茶称号 。
永春古称桃源,于942年改名永春县,位于福建省中南部,茶叶生产久负盛誉 。佛手源产地于安溪金榜乡骑虎岩,最早记载佛手品类来源的是1937年福安茶业改良场技师庄灿彰所写的《安溪茶业调查》:“相传二十年前,安溪第四区骑虎岩上一和尚,取柑桔类之香圆(香橼的俗称)作砧木,接茶穗于砧上而得此种,是不是可靠,极是疑问 。”
永春佛手归属于什么茶?永春佛手茶的来历

文章插图
佛手品类于1919年传入永春华兴种植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开始只有茶苗15株,后经压条繁殖,种植面积不断扩大 。至30年代,永春就有单独成箱的佛手经永春华兴公司南洋做事处转销马来亚 。50~60年代,永春佛手的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并单独成箱以商品名“香橼”进入市场,远销东南亚各国 。
这些年来,永春佛手多次被评为优质产品奖 。1983年,全国华侨茶叶基金会授予永春北硿华侨果场佛手茶以“培植发展出口优质产品——佛手奖” 。1985年,永春松鹤牌香橼被评为省优产品 。同年,永春佛手被农业部评为优质奖 。1986年又荣获商业部部优产品称号 。佛手的叶形与芸香料的香橼柑的叶片相似,叶接近圆而叶质薄,因而其加工方式与铁观音稍有不同,其品质特点都不同样 。
永春佛手茶的来历传说
明代,永春一乡医用一味神奇的中药,治愈州官母亲顽疾 。自此,药草得名“佛手茶” 。
传说在明朝的万历年间,这一年的夏天,永春州内调来一位州官,这位州官是读书出身的,真正有小孝于长辈,父亲早逝,跟母亲生活,做人如有孝道,做官就会清廉,会得到群众的拥护和拥戴 。上任的那时就将他的母亲也带来,可早晚问安,可行孝 。但州官的母亲毕竟上了年纪,来到永春后始终水平不服,常常肚子胀痛、腹胀 。州官就很着急,赶紧四处请医生给母亲看病,请了许多医生,有的说是水土不服,有的说是吃了不好的东西,引发胃肠积食消化不好,有的说是中暑,药吃了好多但毫无见效 。
最后有人向州官建议,永春玉斗有一个医生名叫康以熔,是一个乡内人,有人说他是玉斗梦仙山下的一个名医,悬壶济世,治病救人,医德较好,医术高明,尤其是他有一味胃肠药,治疗胃肠能够说是弹无虚发,人称赛华佗 。州官就马上派人抬轿去玉斗请这位医生,以礼相待 。康医生给老夫人号脉、看舌苔,说老夫人是身体虚弱,饮食不当所致 。康医生开了个药方,叫人去药房买药买来后一包一包展开,再加上自己葫芦中的一味药,再叫人去煎药 。果然药到病除,老夫人第一贴药吃下去后就见效,第二贴吃后就止咳,第三贴后就止泻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