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肢血压和下肢血压的区别

我们都知道,血压就是我们身体血液压力的值,医学上也叫作血压值,很多时候在我们患病之后去医院做检查时都会做血压的检查,通过血压的检查医生很很快的判断出你身体的某些病患,我们全身的血压值都是有差别的,对于不同的部位都有正常的压力值范围,那么你知道上肢血压和下肢血压的区别有什么不同吗?一起来了解下吧 。

上肢血压和下肢血压的区别

文章插图

血压的简介:
人的血液输送到全身各部位需要一定的压力,这个压力就是血压 。血管内血液对于单位面积血管壁的侧压力,即压强 。由于血管分动脉、毛细血管和静脉,所以,也就有动脉血压、毛细血管压和静脉血压 。通常所说的血压是指动脉血压。当血管扩张时,血压下降;血管收缩时,血压升高 。体循环动脉血压简称“血压”(blood pressure,BP) 。
正常情况下,同侧下肢的血压一般比上肢高出20-40mmHg 。但当下肢血压低于或者等于上肢血压的时候,往往提示主动脉或股动脉有动脉硬化硬化、动脉狭窄等病变 。
上肢血压和下肢血压的区别

文章插图

下肢血压为什么比上肢血压高:
与使用两个血压计或专门仪器同时测量相比,连续测量双上肢血压发生血压差的概率较前两者高2倍多 。有数据提示,后者显着的差异主要由白大衣效应导致 。在本荟萃分析中,并非所有研究都使用同时测量血压的方法 。此外,研究中纳入了许多横断面交叉研究,因此还不能确定双上肢收缩压差对疾病的预示作用或作为已有疾病的标记作用 。
双侧上肢血压差别显着 正常双侧上肢血压差别达5~l0mmHg,若超过此范围则属异常,见于多发性大动脉炎或先天性动脉畸形等 。
上下肢血压差异常 正常下肢血压高于上肢血压达20~40mmHg,如下肢血压低于上肢应考虑主动脉缩窄,或胸腹主动脉型大动脉炎等 。
上肢血压和下肢血压的区别

文章插图

血压的长期调节机制:
血压快速调节机制一般在数小时或数月内由于动物适应而失效 。在血压长期调节中要依靠肾脏─体液─压力调节机制 。这种机制包括通过调节血量所产生的 血压调节作用以及由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和醛固酮对肾功能的调节作用 。其中也有负反馈作用 。当血压 下降 时,肾的 泌尿量减少,体液得到保存,部分进入循环系统,血量因之增加,使静脉回心血量和输出 量 都 增加,从而导致血压的回升 。
测量血压的注意事项:
避免过高测量血压——当周围动脉由于严重的动脉粥样硬化而变得很僵硬时,袖带必须有更高的压力来压缩它 。如果压力不够,测得的血压将偏高 。这样病人可能会过量应用降压药物而导致体位性低血压或其他不良反应 。
正确判断舒张压——妊娠妇女、动静脉瘘患者、主动脉瓣关闭不全者以及脉压差大伴靶器官损害的老年病人,当柯氏音5期一时难以消失时,应视柯氏音4期为DBP 。
注意护士测量的卧位血压——健康人和高血压患者卧位时SBP、DBP均高于坐位,且以SBP增高为显着,并且左上肢血压高于右上肢 。此种现象在高血压患者中表现较为突出,应引起注意,要在护理首页记录测的是左上肢还是右上肢 。尤其是在测量休克患者右上肢卧位血压时,对护士临床操作中测得的血压更应加以分析 。另外,老年人、肥胖、身材较矮、妇女及坐位血压低的人群血压更易受到影响,故应对以上人群血压进行常规坐位和卧位血压测量护理 。因为卧位血压长时间增高同样会导致靶器官损害 。
【上肢血压和下肢血压的区别】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