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可恶!当我追剧追到一半,在网上看到大结局( 二 )



相比剧集 , 电影直接连接消费 , 且总时常较短 , 比较“一次性” , 剧透的讨论史自然更久远 。 而在电视剧范畴 , 剧透的影响开始逐渐变大 , 是伴随着网剧时代的到来 , 以及互联网生态的改变而开始的 。
在台播时代 , 线性的播出模式决定了大部分人的观剧时间是统一的 , 且是由电视台排播决定的 。 在这个时期 , 唯一“有资格”剧透的是官方媒体 , 比如1981年创刊的《中国电视报》 , 就会将热门剧集的剧情梗概纳入版面 。
随着网播时代的到来 , 观众掌握了决定自己看剧时间的权利 , 他们不必守候在电视机前等待更新 , 而是可以选择在播出之后的任何时间观看任何剧 , 这是第一重观剧时差 。
第二重时差来自长视频平台推出的会员制度 , “多看X集”成了会员的专属福利 , 这意味着即便所有人都是按时追更 , 会员和非会员的节奏仍然不同 。 曾经有超前点播的时候 , 这种时差更加明显 , 又有一批“会员中的会员” , 可以成为世界上最先看到大结局的人 。
观众彻底被按照时间分层后 , 社交媒体和视频弹幕又赋予了他们随意发表观点的权利 , 那些“走在前列”的人 , 无疑掌握了给别人剧透的能力 , 无论他们是否有主观意愿 。
另一方面来看 , “被剧透”的国产剧观众 , 也并不是都对此有反对意见 。 在梁文道看来 , 互联网让剧透成为了一种“次文化现象” , 如出现了一些围绕剧透而成立的社群 , 目的是为了猜测结局、虚构情节甚至想方设法打探结局的走向 , 之前在“看个剧 , 凭什么非要大团圆?”一文里讨论过的“HE/BE”也属于剧透结局的一种 。
也正因为这样 , 在国产剧领域 , 剧透似乎开始成为一件防不胜防的事了 。
谁在反对剧透?
剧透在客观上到底会对文艺作品产生多大影响 , 要根据具体内容而定 。
莎士比亚在《罗密欧与朱丽叶》的开场诗里就几乎把整个故事交代得清清楚楚 , “这一段生生死死的恋爱 , 还有那两家父母的嫌隙 , 把一对多情的儿女杀害 , 演成了今天这一本戏剧 。 ”即便如此 , 也不影响它成为经典 , 以各种形式被反复传播 。
西方学界的普遍观点是 , 剧透对电视剧的影响比电影来的要小 。 不过 , 在网播时代可能并非如此 。 “追更”是剧集相较于电影而言的重要体验 , 而任何剧透行为都会对这种体验产生影响 , 特别是在这个信息碎片化的时代 , 观众的注意力随时都会被其他显性竞争、隐性竞争的内容分散 。 无孔不入的剧透内容 , 会在很大程度上阻碍观众追剧的热情 。
有论文曾统计过知乎问题“你为什么讨厌剧透”下方的所有回答 , 在提及的83部“最讨厌被剧透的作品”里 , 只有《羞羞的铁拳》和《风声》两部国产电影 , 国产剧则有8部 。

当然 , 8部也不占大多数 , 似乎比起国产剧 , 大家更害怕英美剧被剧透 。 在国产剧的范畴里 , 剧透好像开始成为一个无法避免 , 但也无伤大雅的问题 。
悬疑剧和谍战剧当然是其中最为特殊的一个类型 , 这类剧的观剧体验大都通过重要的反转情节和结局提供 。 在上述8部国产剧里 , 就有警匪剧《破冰行动》、权谋剧《天盛长歌》《庆余年》以及谍战剧《和平饭店》《局中人》 。

其他类型则受到的影响相对小 , 比如都市剧和甜宠剧 。 甜宠剧是一种“结局并不重要”的类型 , 就像童话故事一样 , 当你阅读到第一页的时候 , 你就知道最后一页一定是“王子和公主幸福地生活在一起” , 因此 , 相比于不断反转来引起观众兴趣的情节 , 这类剧更强调的是“过程” , 因此 , 对关键情节的剧透 , 反而会增加大家观剧的期待值 , 比如经常在路透和花絮里出现的“接吻名场面” 。
还有一类比较特殊的是IP改编剧 , 这类剧对原著党来说 , 体验在还原而不在悬念 , 甚至还原度越高越好 , 剧情的发展是否吸引人反而成为次要内容 。
即便如此 , 剧透仍然不被大多数人所接受 。 一个重要的原因是 , 被剧透的人失去了主动选择是否接受的权利:即便是“热爱被剧透”的人 , 也更倾向于主动去寻找结局 , 而不是突然在某个角落发现自己丧失了选择权 。 更重要的是 , “未知”的观剧体验有且仅有一次 , 一旦被剥夺 , 就再也无法弥补了 。
然而 , 与许多人的想象并不相同 , 剧透的结果是否只是负面 , 甚至依然有学术争议 。 诸多研究都显示 , 剧透的负面效应并没有大众想象中那么强 。 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的心理学家克里斯滕菲尔德和里维特就用小说文本做过研究 , 结果发现剧透不仅没有减少阅读的乐趣 , 反而可以为其增加愉悦性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