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对伍子胥的评价?历史上对伍子胥的评价

伍子胥究竟厉害在哪里?伍子胥在史上留下了哪些功绩?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 。
现在很多人都会说一夜白头,指的是一个人发愁到了这种地步,听上去不可思议,但是这来源于一个古代的典故,那就是春秋时期的伍子胥,相传他就是为了逃命发愁到一夜白头,正好馒头白发帮助他逃离了 。伍子胥其实是一个非常厉害的人物,究竟他哪些方面很厉害?他在历史上留下过什么功绩,最后又是怎么死的呢?
伍子胥是春秋晚期吴国名将,他本是楚人,由于父兄被楚平王所杀,逃到吴国 。伍子胥入吴后,为吴国之崛起做出做大贡献,并领兵复仇,攻破楚都,鞭尸楚平王,报父兄之仇,可谓快意恩仇 。然而,伍子胥在吴国并没能得以善终,最终冤死 。
下面,我就说说伍子胥之死 。
第一,辅佐夫差,打败勾践
吴王阖闾最初立长子波为太子,但太子波死得早,太子位就空了出来 。
夫差是阖闾的次子(一说是太子波的儿子),为了顺利成为接班人,他积极拉拢伍子胥 。伍子胥几次向吴王阖闾进言,认为夫差是合适的人选 。然而,吴王阖闾却认为夫差顽冥不仁,恐怕没有能力继承大统 。
对此,伍子胥强谏道:“夫差对人友善,讲信用,言行举止也比较端正,恪守礼义,并没有什么过失 。”伍子胥看到的是夫差的表面温文儒雅,而阖闾却看到夫差的骨子里有很多缺点,有小聪明没有大智慧,外表温和实则内心狭隘 。
不过,既然伍子胥愿全力辅佐夫差,阖闾没有坚持己见,遂正式立夫差为太子 。
公元前496年,吴王阖闾在槜李之战为越人所伤,不治身亡 。夫差遂成为吴王,伍子胥便成为辅佐的大臣 。
起初,夫差表现还是不错的,嘱咐下人每天提醒自己,不忘越王杀父之仇 。对此,伍子胥等一大批老臣感到由衷的欣悦,大家都觉得吴国还是有希望,上下一心,同仇敌忾,准备一雪耻辱 。
公元前494年,伍子胥率领吴国精兵,杀入越国 。在伍子胥的指挥下,吴师在夫椒之战大败越军,越王勾践已是穷途末路 。

历史上对伍子胥的评价?历史上对伍子胥的评价

文章插图
第二,在处置勾践一事上,伍子胥与夫差矛盾大爆发
越王勾践在走投无路之下,贿赂吴国权臣伯嚭 。伯嚭便游说吴王夫差,与其杀了勾践,不如把勾践带回吴国,为仆为奴 。吴王夫差的虚荣心很强,一刀杀了勾践就不好玩了,让他去干苦役,好好羞辱一番才好玩 。
【历史上对伍子胥的评价?历史上对伍子胥的评价】这个决定,让伍子胥大吃一惊 。他跑去劝谏夫差,认为勾践不是一般的人物 。他给夫差讲了夏代“少康中兴”的故事,勾践就是夏王少康的后代,拥有比当年少康更多的资本,如果不斩草除根,势必后患无穷 。
夫差正陶醉在征服的喜悦之中,对伍子胥所说的故事,根本就不以为然,不听劝谏 。伍子胥十分生气,拂袖而出,叹道:“越国倘若以十年时间积蓄实力,再以十年时间教导民众,二十年以后,吴国大概要沦为一片沼泽废墟了 。”
这是夫差与伍子胥君臣矛盾的开始 。
勾践到了吴都,见了夫差,跪下磕头,态度极为谦卑 。夫差喜欢这种感觉 。他的对手、敌人匍伏在脚下,无疑使他的虚荣心得到极大的满足 。
站在一旁的伍子胥大为不满,对夫差说:“越王现在到了我们土地上,就象羊入栅栏,正好可以宰了吃一顿,岂可错失这个机会 。”
夫差听了不高兴,拂然说道:“古训说:杀降杀服,祸及三世 。我可不是爱惜越王而不杀他,而是怕得罪上天,姑且赦免其死罪吧 。”这时善于拍马的伯嚭也站出来说:“伍子胥看问题目光短浅,不懂得定国安邦的大道理 。大王自有主见,不必理会小人的胡言乱语 。”
因为纳降勾践一事,夫差越来越不喜欢伍子胥了,因为他说话太直,听起来很刺耳,老是跟自己唱对台戏 。
历史上对伍子胥的评价?历史上对伍子胥的评价

文章插图
第三,夫差不听伍子胥劝谏,释放勾践
勾践在吴国为奴为仆三年,低三下四,毫无怨言,似乎适应这个角色 。吴王夫差渐渐对他不再有戒心,甚至打算把勾践释放回越国 。
伍子胥声色俱厉地告诫夫差:“以前夏桀囚禁商汤,纣王囚禁周文王,都没有将对手诛杀,结果夏桀被商汤所杀,商朝为周王所灭 。现在大王您囚禁越王勾践,却不肯下毒手 。我看大王深陷迷途,恐怕要步夏桀、商纣的后尘了 。”这里可以看出来,伍子胥的观念,是一种强权思想,他把暴君被推翻的原因,归结到没有果断地铲除政敌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