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岳飞之死?宋朝岳飞之死
岳飞捷报连连却被宋高宗召回,千古忠臣死于“莫须有”!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 。
靖康之难后,宋朝军事实力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公元1127年,金国大军攻破北宋都城开封,掳走徽钦二帝,史称靖康之难,这是千年难得一见的历史大变局 。
两位皇帝、后宫、亲王、宗室妇女以及大批社会精英被掳到金国,也就是说,宋高宗赵构的亲生父母、兄弟姐妹都在金国人手上,加上军事实力差距,南宋处境艰难 。
历史上,犬戎入侵西周,杀死周幽王父子,掳走褒姒;五胡乱华,西晋被迫衣冠南渡,正统王朝从来没有如此被动 。
![宋朝岳飞之死?宋朝岳飞之死](http://img.jiangsulong.com/220515/0A0462331-0.jpg)
文章插图
南宋君臣,在艰难中成长 。
高宗赵构本就是一个机灵人,靖康之难前,他在金营当人质,宋军偷袭金营,同为人质的宰相张邦昌担心金国迁怒,惊恐不已,康王赵构则不以为意,不仅保存了自己的尊严,还让金国误以为赵构不害怕,所以是假亲王,就把他给放了 。
宋的军事力量也有了进步,名将涌现 。
北宋末年到南宋初年的二三十年里,宋军经历了大致三个阶段 。
第一阶段:童贯之流掌兵二十年,北宋军队腐败混乱 。
镇守太原时,童贯手握几十万大军 。金兵尚远,童贯作为军队最高统帅,只因害怕,竟弃军逃跑 。此时的北宋军队,四字可总结:不堪一击 。
当金兵南下时,一路经过险关要津,全无宋兵抵御,使金人都叹息说,宋朝太无人了 。足见当时宋朝军队的无能了 。(胡绳《二千年间》)
第二阶段:李纲、种师中等涌现,北宋虽然具备实力,却不能发挥 。
李纲是文臣,成功指挥了开封保卫战,钦宗因此命令他带兵去山西作战,李纲毕竟不是武将,野战失败;
种师中即《水浒传》中的小种经略相公,带兵作战是没有问题的 。种师中救援太原,朝廷补给不能跟进,友军不能遵守军令抵达战场,士兵忠诚度不足,竟因为朝廷拖延奖励临阵溃逃,种师中救援太原,粮草不济急于求战,寡不敌众而败,本人战死 。
此时大宋军队,因宋太祖、太宗以来留下的各种军事掣肘,无法发挥实力,只勉强可战 。
第三阶段:韩世忠、岳飞等带领的宋兵,已经具备野战战胜金国的实力,并取得了以少胜多的大捷 。宋军在各方面已经发生了根本变化,例如大仪镇之战,四十四岁的韩世忠不惜亲自做诱饵,带领少数士兵上阵厮杀,险些被擒杀,才最终把金兵引入包围圈,歼敌上万人 。
这一阶段,宋朝军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军队作战能力已经隐隐超越了游牧民族骑兵 。
撼山易,撼岳家军难,是宋朝军事实力成长的缩影
善以少击众……猝遇敌不动,故敌(金国)为之语曰:撼山易,撼岳家军难 。(《宋史·岳飞传》)
一度所向披靡的金人,对岳飞所治军队评价非常高 。
岳家军短短十几年的里成长为战斗力强悍的军队,是南宋整体军事力量成长的缩影 。岳家军是如何打造的呢?
靖康之难后,高宗南渡,岳飞跟随老将宗泽守卫开封,组织河北、河南和山东一带的义军抗金,本来已经有了起色 。宗泽因高宗不肯回中原忿忿而死,继任者杜充镇守开封,居然镇压抗金义军,岳飞阻挡无效 。
后金兵南下,杜充不战而弃中原南逃,岳飞也奉命渡江 。南北方的官方和民间的抗金力量陷入混乱,岳家军收拢这些军事力量,逐渐从几千人发展到十万人 。
最关键的是,岳家军是一支具备信仰的军队,“还我河山”的目的,明确而高尚 。
岳飞告诫“文官不爱财,武将不惜死”,治军提出:
“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 。”(毕沅《岳飞》)
岳家军以光复河山为信仰,保持着昂扬的斗志,宋军有了质变 。
另一方面,金军统帅完颜宗弼说,金国在占领北方之后,士兵因为无法掳掠,战斗意志滑坡,且互相之间争夺利益,各支军队之间开始丧失团结基础 。
郾城大捷,岳家军势如破竹,金军已经不能抵挡南宋的反攻
金太宗死后,幼帝继位,完颜挞懒掌权,主张把河南归还南宋,返还徽宗遗体和南宋太后,平息两国干戈 。宋高宗非常高兴,准备同意金国的提议,派军队接收河南 。
不久完颜挞懒在金国内部的政治斗争中失败,全家被杀,主战派的完颜宗弼掌权,进攻宋军,宋金双方在淮河一线附近进行了多长战役,其中最出名的就是郾城之战 。
岳家军是宋军中战斗力最强的,直接从中路进攻金军,同时可以护卫建康 。他们很快就占领河南南部,志在光复河山的岳飞,八万军队分三路:一路守颖昌(河南许昌)、一路前往黄河以北组织义军夹击金国、自己带轻骑兵驻守郾城 。
推荐阅读
- 岳飞被杀后他的妻儿如何?岳飞母亲之死_4
- 岳飞被秦桧以什么罪名害死?岳飞的死是因为秦桧吗
- 宋朝有多弱?宋朝真的很弱吗
- 宋仁宗期间的名人?宋仁宗事迹
- 宋朝的八贤王是什么样的人?宋朝有几个八贤王
- 宋朝孟太后?南宋孟太后_2
- 岳飞第二次北伐?岳飞继续北伐会怎样
- 宋太祖通过哪个事件建立宋朝?宋太祖赵匡胤通过什么建立了宋朝
- 岳飞被谁陷害而死?岳飞为何被杀害
- 岳飞被谁陷害而死?岳飞之死的真实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