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拯墓什么时候发现的?包拯墓挖掘后尸骨

包拯廉洁公正、立朝刚毅 , 不附权贵 , 铁面无私 , 且英明决断 , 敢于替百姓申不平 , 传说中的包公简直是个神 , 任何复杂的案件 , 经过他的审理 , 总能水落石出 。任何狡猾的罪犯 , 在他的逼问下 , 总是原形毕露 。他明察秋毫 , 摘奸发覆 , 洗冤雪枉 , 故有“包青天”及“包公”之名 , 京师有“关节不到 , 有阎罗包老”之语 。后世将他奉为神明崇拜 , 认为他是奎星转世 , 由于民间传其黑面形象 , 亦被称为“包青天” 。
历史上的真包拯确实大公无私 , 做了官以后对家里人的要求也很严 。他曾写过一则“家训” , 刻在家中壁上:“后世子孙仕官 , 有犯赃滥者 , 不得放归本家;已殁之后 , 不得葬于大茔之中 。不从吾志 , 非吾子孙 。”谁要是做官犯了贪赃 , 死后不得葬进包家祖坟 。所以包拯一直被人们视为心中的清官偶像也就不奇怪了 。

包拯墓什么时候发现的?包拯墓挖掘后尸骨

文章插图
网络配图
对于包拯 , 人们对他的评价大多是比较正面的 。北宋嘉佑七年 , 一代名臣包拯 , 64岁的包拯离开了人世 , 数万民众都非常伤心 , 当时宋仁宗为了表达包拯的功绩 , 将其追封为礼部尚书 。包拯出殡那天 , 令人们感到疑惑的一幕出现了 , 用了棺材21口 , 分7个城门而出 。每个城门的人都能看到三口棺材 , 并散布了一些虚假墓地和棺材诅咒之类的谣言 , 这一幕可是让在场送行的百姓们都很是纳闷 。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有说法是:包公生前因为办案铁面无私 , 执法如山得罪了很多人 , 特别那些达官显贵 , 还有开封府的一干江湖英雄平山灭寨 , 惩恶除奸 , 也得罪许多下八道的贼寇 , 绿林黑道的都恨之入骨 , 所以包家才用此办法防止坏人破坏魂墓 。
包拯生前 , 曾在御史中丞这个位置上呆过一年时间 , 在这期间他向宋仁宗上了187封弹劾奏疏 。弹劾了许多位高权重的当朝权贵 。包拯怕的 , 正是这些当朝权贵 , 他认定这些人在他死后 , 必定会设法挖掘他的坟墓 , 甚至将他的尸骨扒拉出来鞭尸 。所以 , 才有了21口棺材、7城门出殡的安排 。
这和曹操的疑冢一样 , 是为了防止仇家盗墓 , 其目的就是为了掩人耳目 , 防止被人偷坟掘墓 , 挫骨扬灰 。不管怎么样 , 包拯“一身正气冲天地;两抽清风鉴古今 。实在难得 。在包拯下葬后 , 他的后人还散布了一些谣言 , 比如一些虚假墓地 , 棺材诅咒这样的话 , 目的就是为了防止这些人打扰包拯 。
南宋时期 , 合肥的包拯墓地遭到了金军的破坏 , 包拯和其夫人的墓都遭到了严重挖掘 。墓中陪葬品被洗劫一空 , 但遗骨仍保存完好 。后来又有人重修了包拯墓 , 包拯又重新和自己的夫人葬在了一起 。从此900多年来包公墓一直安然无恙 。
包拯墓什么时候发现的?包拯墓挖掘后尸骨

文章插图
网络配图
直到1973年的春天 , 合肥一家钢铁厂要在包公墓所在的地方盖砖窑厂 , 限时迁出已具有974年历史的包公墓 。据从事考古研究已50多年、现已耄耋之年的吴兴汉老人回忆:他当时得知这个消息后 , 觉得应对包公墓进行抢救性发掘 。这样 , 既能让包公墓免受破坏 , 又能整理出一些宋代文物……虽然清理发掘包公墓的请求很快就被批准
包拯墓原址在安徽合肥市肥东县解集乡包村 , 1987年迁至包河东南畔 , 占地3公顷 , 建筑面积1500平方米 , 由中国著名古建筑家潘谷西先生设计并建成 。由西向东 , 主要建筑物有照壁、子母双石阙、神道碑、祁门、望柱、墓前石刻群、享堂、包拯墓、墓室和葬区等 。
其实 , 在河南的巩县也又一处包公墓 , 以前很多人都认为河南的包拯墓是真的 , 后来在合肥挖掘出包拯墓以后 , 才知道河南巩县的包拯墓并不是真的 。
包拯现已是正义的化身 , 我们没能阻止那些破坏者的破坏 , 但希望我们能保护好他留下的正义 , 发扬光大包拯现已是正义的化身 , 我们没能阻止那些破坏者的破坏 , 但希望我们能保护好他留下的正义 , 发扬光大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