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最难超越的一首诗?唐代诗歌中( 三 )


唐代诗人 元稹 《遣悲怀》 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 。唐·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
衾:(qīn钦):被子 。恶(wù悟)卧:厌恶睡,不愿睡 。
这两句大意是:一条盖了多年的破布被冰冷似铁 。不懂事的娇儿不愿意躺进既冷又硬的被子里,胡乱踢蹬,把被里子也给踢裂了 。
诗句通过“娇儿恶卧”这一生动的细节描写,不仅把一个不懂事的小儿不肯钻进冷被窝的稚气动作活画出来,也使我们看到诗人生活已经陷入十分贫困的境地 。唐代诗人 杜甫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我生无田食破砚,尔来砚枯磨不出 。
贫困名言 宋·苏轼《次韵孔毅甫久旱已而甚雨》 。食破砚:靠一只破砚吃饭,意思是说只靠写作维持生活 。
尔来:近来 。这两句大意是:我一生没有田产家财,只靠一只破砚维持生活,可是近来连破砚也已枯干,磨不出墨来了 。
作者一生不置产业,只凭写作诗文维持生活,后来一贬再贬,处境更加艰难,愁思郁结,连诗文也写不出来了 。这是作者要吐露的心里话,可是他却以“食破砚”、“砚枯磨不出”这种具有象征意义的语言进行表达,赋予抽象的思想以鲜明可感的具体形象,这种写作方法是能够给我们以有益的启示的 。
可用来描写失志知识分子生活窘困的情形 。北宋文学家 苏轼 《次韵孔毅甫久旱已而甚雨》 贫困不是耻辱,羞于贫困才是耻辱 。
英国历史学家 托·富勒 不用劳力而获得的东西,只有“贫困” 。英国文艺复兴时期剧作家,诗人 莎士比亚 只有贫困才能逼出技艺,它是劳动之师 。
古希腊诗人 忒奥克里托斯 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关于贫困的名言 春秋·孔子《论语·学而》 。
饭:用如动词,吃 。疏食:粗糙的食物 。
肱(gong公):胳膊上从肩到肘的部位,此处泛指胳膊 。这几句大意是:吃粗粮,饮白水,弯着胳膊当枕头,这里面也自有乐趣 。
原文是孔子表白自己安于贫困的生活,不贪求富贵,虽生活条件很艰苦,但能在学习中得到乐趣 。现在可用于形容有些人安于艰苦的生活环境 。
春秋时期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孔子 《论语·学而》 志气和贫困是患难兄弟,世人常见他们伴在一起 。英国历史学家 托·富勒 劳动可以使我们摆脱三大灾祸:寂寞、恶习、贫困 。
德国剧作家、诗人、思想家 歌德 骄傲道德导致丰盈,然后导致贫困,最后导致声誉扫地 。美国实业家、科学家、社会活动家、思想家和外交家 富兰克林 贫困,你是人类艺术的源泉,你将伟大的灵感赐予诗人 。
贫困名言爱·穆尔 君子之处世也,甘恶衣粗食,甘艰苦劳动,斯可以无失矣 。清·颜元《颜李遗书·颜习斋先生年谱》 。
君子道:道德尚的人 。甘:心甘情愿 。
斯:这样 。失:过错,失误 。
这几句大意是:君子的处世态度是甘心于穿劣质衣服,甘心于吃粗荼淡饭,甘心于艰苦贵动,这样就不会有什么过错了 。这几句是作为君子的道德标 。
5.有关苦难的诗句,多一点
朱门酒肉臭
路有冻死骨
孤儿生(出生),孤子遇生(遭遇不幸的生活处境),命独当苦 。
《诗经》中有一部分就是关于劳动人民的诗歌,比如我们语文课本中学过的《伐檀》:
坎坎伐檀兮,寘之河之干兮,河水清且涟猗 。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 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貆兮?彼君子兮,不素餐兮!
坎坎伐辐兮,寘之河之侧兮,河水清且真猗 。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亿兮? 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特兮?彼君子兮,不素食兮!
坎坎伐轮兮,寘之河之漘兮,河水清且沦猗 。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囷兮? 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鹑兮?彼君子兮,不素飧兮!
还有一首也是比较出名的,《卖炭翁》
白居易
卖炭翁, 伐薪烧炭南山中 。
满面尘灰烟火色, 两鬓苍苍十指黑 。
卖炭得钱何所营? 身上衣裳口中食 。
可怜身上衣正单, 心忧炭贱愿天寒 。
夜来城外一尺雪, 晓驾炭车辗冰辙 。
牛困人饥日已高, 市南门外泥中歇 。
翩翩两骑来是谁? 黄衣使者白衫儿 。
手把文书口称敕, 回车叱牛牵向北 。
一车炭,千余斤, 宫使驱将惜不得 。
半匹红纱一丈绫, 系向牛头充炭直 。
还有杜甫的“三吏”“三别”,即:《新安吏》《潼关吏》《石壕吏》《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的简称 。这六首诗是杜甫于乾元二年(759年)三月,有计划、有安排写成的作品 。当年三月,唐朝六十万大军败于邺城,国家局势十分危急 。为了迅速补充兵力,统治者实行了无限制、无章法、惨无人道的拉夫政策 。杜甫亲眼目睹了这些现象,怀着矛盾、痛苦的心情,写成这六首诗作 。这次战争,与天宝年间的穷兵黩武有所不同,它是一种救亡图存的努力 。所以,杜甫一面深刻揭露兵役的黑暗,大骂“天地终无情”,一面又不得不拥护这种兵役;他既同情人民的痛苦,又不得不含泪安慰、劝勉那些未成丁的“中男”走上前线 。百姓在难以忍受的残酷压迫下,妻劝夫,母送子,先后走上战场,有的老妪甚至献出了生命 。杜甫在揭露统治阶级凶残苛暴的同时,以无限同情和感激的心情,用唯妙唯肖的笔触,歌颂了广大的人民 。“三吏”与“三别”,表现手法不尽相同,所谓“三吏夹带问答叙事,三别纯托送者行者之间” 。在“三吏”中,因为夹带问答,所以杜甫本人出场;在“三别”中,因为通篇都是人物的独白,所以杜甫没有露面 。从文学源流上看,“三吏”“三别”上承《诗经》、汉乐府风格,下启白居易诸人新乐府,是杜甫现实主义创造的一个顶点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