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滤镜磨皮、“咬化妆棉”后,古装剧又出新操作,背景虚化批量面世( 二 )



而且 , 有些特写镜头还会虚化人物前景 , 例如李长歌躲避在一个亭廊的柱子旁边 , 镜头连柱子都虚化了 , 观众只能看到人物周边一堆色块 。

布景更加精致的室内镜头同样如此 , 全景可以看出场景布置得很妥当 , 细节都是到位的 , 但近景和特写一出来 , 仍旧是除人物外全部被虚化 。

这种拍摄方式不仅让镜头看起来有虚假感 , 而且剧组花费大量人力、物力做出的古装道具也被浪费 , 布景给出的历史风韵没有得到完美呈现 。
客观来说 , 这难道不是百害无一利的操作吗?
此风格也不是《长歌行》独家专属 , 近两年播出的《燕云台》、《有翡》、《大秦赋》等剧皆是如此 , 不同的古装题材 , 却都不约而同选择了虚化背景 。

《燕云台》、《有翡》虚化背景一度导致部分观众怀疑演员不敬业抠图 , 赵丽颖、唐嫣纷纷中招 , 后续粉丝辟谣是实景拍摄 , 也很难打消观众的看法 。

毕竟 , 让观众去理解昂贵的实景不拿出来秀却要虚化掉 , 实在太难了 。
如果说虚化背景有艺术美可循 , 那么服化道一直很精良的《大秦赋》刚好可以拿来做对比案例 , 让大家直观看一看过度虚化和不虚化的镜头效果 。

室外戏 , 不虚化的《大秦帝国》可以看到远处的树木 , 很有真实感;虚化的《大秦赋》人物则像站在了摄像馆布景前 , 分分钟有了网红范儿 。

室内戏 , 不虚化的《大秦帝国》可能看到古代室内装饰 , 有古风古韵又有人文风情;虚化的《大秦赋》特别像我们自拍后嫌弃背景太乱加了模糊特效 。

总体而言 , 过度虚化背景之后镜头的真实感、布景的艺术美感、画面的舒适感全部被放弃 , 得到的则是会让演员沾上抠图嫌疑、让作品看起来粗糙的效果 。
丢了西瓜又没有捡到芝麻 , 这又是何必呢?
“死亡”视角:帅哥美女备受挑战《武媚娘传奇》因为服装太大胆画面后期不得不重新剪辑 , 导致出现了备受吐槽的“武大头”效果 , 可见过度怼脸拍摄既不会美观 , 观众也容易视觉疲劳 。

但当下很多国产剧不仅特写镜头热衷大头构像 , 还出现了新的“死亡视角” 。
《长歌行》便花样中招 , 既有大头特写 , 又有大量仰拍 , 连迪丽热巴这样高颜值的美女 , 都会得很吃力 , 这也是她前期被吐槽“颜值崩塌”的原因之一 。

这部剧的边角仰拍或俯拍镜头也非常多 , 偶尔出现时效果其实很不错 , 配合一些特定剧情观看有时候也会让观众得到新鲜的视觉体验 。

但过量使用死亡视角拍摄 , 效果便不那么友好了 , 适度很重要 。
口碑武侠剧《侠探简不知》在剧本和演员选择上颇受好评 , 七话也曾多次安利 , 但这部剧的镜头设计也存在让人迷惑的风格取向 。
该剧的空镜头是让观众一致吹爆的存在 , 美感十足 , 但人物特写却与空镜头视觉效果两极分化 , 大多数镜头上方都卡在了人物脑壳 , 也是相当奇特 。

客观来说 , 在七话的观剧经验里 , 能大量采用死亡视角拍摄人物且效果很好的 , 可能只有《少年包青天1》 , 因为这些视角搭配的是紧张惊悚的剧情 。
【|滤镜磨皮、“咬化妆棉”后,古装剧又出新操作,背景虚化批量面世】
日常生活剧情采用大量死亡视角来拍摄 , 缺乏了艺术构图之美 , 多了对演员颜值的考验 , 亦给不出新的艺术魅力 , 很难去推测导演到底在做什么样的取舍 。
而且 , 不要小看镜头构图的魅力 , 这些细节元素有时候能决定一部剧的艺术底蕴 , 就像我们看《觉醒年代》 , 一个镜头 , 观众便能感受到艺术的张力 。

一个镜头展现出的美感 , 有时也是作品划分为流水线商品和艺术品的标准之一 。
打光磨皮:一个长期缺席 , 一个长期滥用虚化背景和“死亡”视角滥用是近两年刚刚泛滥的现象 , 但打光与磨皮问题 , 则是耽误了国产剧数十年的存在 , 观众骂声从未休止 , 行业却迟迟不愿成长 。

先聊打光 , 作为幕后辅助 , 打光对镜头效果有着极大的无形影响 。
网友经常夸赞毛戈平在《武则天》里将40岁的刘晓庆化出少女效果的技术 , 但刘晓庆少女时代戏份能完美立住 , 除了化妆还有打光的辅助 。

当时的灯光师还是很讲究用不同光线营造出人物面部立体效果的 , 但想要把人照的年轻却需要平光 , 毛戈平便与灯光师沟通出一个相互辅助的打光方法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