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码编译安装
从源码编译安装可以使用最新版的lsyncd程序,但必须要相应的依赖库文件和编译工具:yum install lua lua-devel asciidoc cmake 。
从 googlecode lsyncd 上下载的lsyncd-2.1.5.tar.gz,直接./configure、make && make install就可以了 。
从github上下载lsyncd-master.zip 的2.1.5版本使用的是 cmake 编译工具,无法./configure:
# uzip lsyncd-master.zip# cd lsyncd-master# cmake -DCMAKE_INSTALL_PREFIX=/usr/local/lsyncd-2.1.5# make && make install
我这个版本编译时有个小bug,如果按照INSTALL在build目录中make,会提示:
【lsyncd实时同步搭建指南——取代rsync+inotify】[100%] Generating doc/lsyncd.1Updating the manpagea2x: failed: source file not found: doc/lsyncd.1.txtmake[2]: *** [doc/lsyncd.1] Error 1make[1]: *** [CMakeFiles/manpage.dir/all] Error 2make: *** [all] Error 2
解决办法是要么直接在解压目录下cmake,不要mkdir build,要么在CMakeList.txt中搜索doc字符串,在前面加上${PROJECT_SOURCE_DIR} 。
2.2 lsyncd.conf下面都是在编译安装的情况下操作 。
2.2.1 lsyncd同步配置# cd /usr/local/lsyncd-2.1.5# mkdir etc var# vi etc/lsyncd.confsettings {logfile="/usr/local/lsyncd-2.1.5/var/lsyncd.log",statusFile="/usr/local/lsyncd-2.1.5/var/lsyncd.status",inotifyMode= "CloseWrite",maxProcesses = 7,-- nodaemon =true,}sync {default.rsync,source= "/tmp/src",target= "/tmp/dest",-- excludeFrom = "/etc/rsyncd.d/rsync_exclude.lst",rsync= {binary= "/usr/bin/rsync",archive= true,compress= true,verbose= true}}
到这启动 lsycnd 就可以完成实时同步了,默认的许多参数可以满足绝大部分需求,非常简单 。
2.2.2 lsyncd.conf配置选项说明settings
里面是全局设置,--开头表示注释,下面是几个常用选项说明:
- logfile 定义日志文件
- stausFile 定义状态文件
- nodaemon=true 表示不启用守护模式,默认
- statusInterval 将lsyncd的状态写入上面的statusFile的间隔,默认10秒
- inotifyMode 指定inotify监控的事件,默认是CloseWrite,还可以是Modify或CloseWrite or Modify
- maxProcesses 同步进程的最大个数 。假如同时有20个文件需要同步,而maxProcesses = 8,则最大能看到有8个rysnc进程
- maxDelays 累计到多少所监控的事件激活一次同步,即使后面的delay延迟时间还未到
里面是定义同步参数,可以继续使用maxDelays来重写settings的全局变量 。一般第一个参数指定lsyncd以什么模式运行:rsync、rsyncssh、direct三种模式:
- default.rsync :本地目录间同步,使用rsync,也可以达到使用ssh形式的远程rsync效果,或daemon方式连接远程rsyncd进程;
default.direct :本地目录间同步,使用cp、rm等命令完成差异文件备份;
default.rsyncssh :同步到远程主机目录,rsync的ssh模式,需要使用key来认证 - source 同步的源目录,使用绝对路径 。
- target 定义目的地址.对应不同的模式有几种写法:
/tmp/dest :本地目录同步,可用于direct和rsync模式
172.29.88.223:/tmp/dest :同步到远程服务器目录,可用于rsync和rsyncssh模式,拼接的命令类似于/usr/bin/rsync -ltsd --delete --include-from=- --exclude=* SOURCE TARGET,剩下的就是rsync的内容了,比如指定username,免密码同步
172.29.88.223::module :同步到远程服务器目录,用于rsync模式
三种模式的示例会在后面给出 。 - init 这是一个优化选项,当init = false,只同步进程启动以后发生改动事件的文件,原有的目录即使有差异也不会同步 。默认是true
- delay 累计事件,等待rsync同步延时时间,默认15秒(最大累计到1000个不可合并的事件) 。也就是15s内监控目录下发生的改动,会累积到一次rsync同步,避免过于频繁的同步 。(可合并的意思是,15s内两次修改了同一文件,最后只同步最新的文件)
- excludeFrom 排除选项,后面指定排除的列表文件,如excludeFrom = "/etc/lsyncd.exclude",如果是简单的排除,可以使用exclude = LIST 。
这里的排除规则写法与原生rsync有点不同,更为简单:监控路径里的任何部分匹配到一个文本,都会被排除,例如/bin/foo/bar可以匹配规则foo如果规则以斜线/开头,则从头开始要匹配全部如果规则以/结尾,则要匹配监控路径的末尾?匹配任何字符,但不包括/*匹配0或多个字符,但不包括/**匹配0或多个字符,可以是/
推荐阅读
- 监控mysql主从同步状态是否异常
- 实时音视频技术的演进与应用
- Linux 部署时间同步服务Chrony
- 实时计算框架:Spark集群搭建与入门案例
- 多屏协同|行业首发五屏协同!vivo X80打通苹果MacOS:数据即时同步
- 使用Spring Boot Admin实时监控你的系统
- 树莓派搭建网络视频实时监控系统
- 文件目录的增删改操作?java如何实时监控?
- golang 多协程的同步方法总结
- SpringBoot中的定时任务的同步与异步你确定真的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