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龙族的风俗习惯介绍


独龙族的风俗习惯介绍

文章插图
独龙族主要聚居在云南省西北部的怒江僳僳族自治州、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境内的独龙河两岸的河谷地带 。接下来就为大家详细的介绍下独龙族的风俗习惯 。

独龙族的风俗习惯介绍

文章插图
独龙族以前没有统一的氏族名称,但经常以自己居住的地区或河流为自己的名字,如独龙族和马頔族 。傩人、傩歌、屈人是汉人的称谓 。新中国成立后,根据自身特点和意愿,正式命名为独龙 。直到本世纪中叶,独龙族还处于原始公社的解体阶段 。人们主要种植、狩猎和收集,穿自己织的亚麻布,少数人用树叶和兽皮覆盖 。女性也崇尚写作的习俗 。独龙语与归山女语基本相同,归山女语属于汉藏语系的一个独立分支,部分人熟悉汉语 。没有母语 。独龙族勤劳勇敢,有着善良淳朴的道德观 。尊重信用和诺言是独龙族的传统美德 。他们的房子从不上锁;粮仓门只插几根树枝做标记,不怕被偷 。独龙族也是很好客很重的朋友 。一家人有事,全村人都来帮忙,互相送礼 。如今,虽然现代生活改变了独龙族的面貌,但这些优良传统仍然保留了下来 。
历史

独龙族的风俗习惯介绍

文章插图
独龙族是中国原始社会末期仍保留宗法公社特征的少数民族之一 。虽然总的发展趋势已经走上解体的道路,但在生产力、土地形态、社会组织、婚姻制度等方面,仍然具有明显的父系家庭公社特征 。《大袁遗通志》的《漓江路风俗篇》中开始出现独龙族的氏族名称,明清时称之为齐或屈 。新中国成立后,按照民族的意愿,称自己为独龙族为国号 。新中国成立前的20世纪40年代,由于山川阻隔和历代反动统治的压迫剥削,独龙族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特点是:刀耕火种的原始农业占主要地位,采集、渔猎仍占很大比重;生产工具很简单,还没有从锄地过渡到耕地;社会分工不明显,只有男女之间的自然分工;交换还处于原始的易货阶段;独龙族生活贫困,没有商品交换 。他们用木雕和打结的绳子来记忆 。在铁器传入独龙族地区之前,独龙族人一般用天然树枝的钩子部分做成的小木来挖掘土地 。小木的锄头尖像一只鹤的嘴,在独龙语中被称为Gola 。它是独龙族最早用于锄地农业的原始工具 。直到新中国成立,这方面才彻底改变 。

独龙族的风俗习惯介绍

文章插图
独龙族的婚俗
独龙族在家庭之外结婚,这是一夫多妻制的原始习俗 。青年男女有婚前社交的自由,但婚姻关系由父母决定 。婚姻关系一般要经过姻亲和婚姻 。年轻男女谈恋爱后,女生通常会把自己精心编织的独龙地毯或打底裤送给年轻男士 。
丈夫应该带着一袋竹米酒和一条猪腿陪新娘去女方家,以示对父母的感谢 。婚后,夫妻俩每生一个孩子,女婿都会送一份礼物,比如一个锅,一个鼎,一把绝招镰刀等 。
独龙族家庭相对稳定,很少离婚 。离婚的话,男方先提出离婚,娘家不退彩礼,女方先提出离婚,娘家退全部彩礼 。
独龙节
独龙族一年只有一个节日——卡克哇 。节日的具体时间由各家各户决定,通常在农历的冬天和腊月,持续3-5天 。节日的长度通常取决于食物准备的数量 。节日内容包括悬挂彩色亚麻布、围着壁炉饮酒、互相祝贺、举行狩猎仪式和向山神献祭 。
按照古老的独龙节习俗,我们应该轮流在每户人家跳舞,祝贺一年的大丰收,祝愿人民和动物在新的一年里繁荣昌盛,庄稼长势良好 。在节日的第一天,家庭悬挂彩色毯子 。晚上全家喝酒占卜,祈求来年丰收 。第二天祭山神,山神和各种野兽用荞麦面掐 。祭祀结束后,年轻的猎人向动物射箭,观音敲鼓,转圈跳舞 。第三天,向天献祭牛,这是节日中最庄严的仪式 。我希望来年天气好,丰收 。
独龙族餐饮风味
独龙族有日食两餐的习惯 。早餐通常是青稞炒面或烤土豆;晚餐以玉米、大米或小米为主,各种野生植物的块根也磨成淀粉做成糕点或稀饭 。在独龙族民间,仍然有许多简单的烹饪方法,其中最常见的是用特殊的石板锅烹饪的石板粑粑 。烤板岩蛋糕时,我们通常用阿通或桐树的淀粉,用鸟蛋做成糊状,然后倒在热板岩锅上,边烤边吃 。
独龙族的日常菜肴包括种植的土豆、豆荚、瓜类,以及采集的竹笋、竹叶和各种菌类,通常与花椒、野蒜、盐同锅烹制 。冬季是独龙地区狩猎的旺季,冬季以捕获的野牛肉为主 。吃野牛肉的时候,先把牛肉风干,然后文火烤,再捣碎成丝,做成肉丝或者切成小块,密封在竹筒里保存或者随身携带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