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词人陈亮简介 南宋陈亮诗词

陈亮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趣历史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
陈亮是南宋著名文学家、思想家,“永康学派”的创始人 。陈亮一生忧国忧民,为了家国前途身心俱疲,他一生正气却总被奸臣陷害,导致前后两次入狱 。不过陈亮并没有放弃,他在51岁时参加科举并且高中状元,终于可以实现为国效力的梦想 。只是陈亮常年忧患困折,消耗太多精力,最后在1194年溘然长逝 。作为南宋最坚定的北伐人士之一,陈亮一生纵然是令人敬佩的,其精神也一直被后人敬仰 。
一、一介草的民心系国家
北宋遭靖康之难,天塌地陷,二帝北狩,高宗南渡,金人的铁骑踏碎了赵宋“琼林玉殿,朝喧弦管,暮列笙琶”的繁华绮梦,也将往日偎红依翠、浅斟低唱的文人们拉到烽火连天的现实中来,有识之士痛悼故国,高歌抗战,力诋投降,将词这种花间尊前侑酒佐欢的工具变成了服务于抗金恢复的武器,一时间,词坛上“艳情”骤歇,“豪情”陡起,抚时感事,情真意切,也涌现出一批忠贞报国的仁人志士,以抗金恢复为己任,发出振聋发聩,铿锵有力的声音,回响着义无反顾的豪情 。
一介布衣陈亮在《上孝宗皇帝第一书》中道:“南师之不出,于今几年矣 。河洛腥膻,而天地之正气抑郁而不得泄 。岂以堂堂中国,而五十年之间无一豪杰之能自奋哉?其势必有时而发泄矣 。”
陈亮,字同甫,号龙川 。婺州永康(今浙江永康)人,生于宋高宗绍兴十三年(公元1143年),出生于一个没落的士人家庭
他的曾祖父陈知元“以武弁赴京守御,从大将刘元庆”,后来战死于抗金的战斗中 。
陈亮“生而目光有芒”(也就是说奇人有天象,目光烔烔有神),“为人才气超迈”,自小聪慧非凡,熟读各类史书,尤其对军事方面显示出浓厚的兴趣,颇有研究 。自少年起,就以擅写军事方面的文章小有名气,十八岁的时候,就写了“可以观、可以法、可以戒、大则兴王、小则临敌”,知往鉴今、纵横捭阖的《酌古论》,被时任婺州知州的周葵赞喻为“他日国士”,引为上宾 。

南宋词人陈亮简介 南宋陈亮诗词

文章插图
周葵调到京城,升任参知政事(副宰相),携陈亮入京师,让陈亮有机会结交了许多名士豪杰,开拓了眼界,也让他对当时的酸腐儒生深为不满,写文道:“今世之儒生自以为得正心诚意之学者,皆风痹不知痛痒之人也 。举一世安于君父之仇,不知何者谓之性命乎?”
这些言论令一代大儒朱熹十分不满,由之,只要两个人一见面就争论不休,谁也说服不了谁 。
“陈朱论战”是南宋最著名的一场思想论战,陈亮先后写了《又乙巳春书之一》、《又乙巳春书之二》等系列文章,在《里辰答朱元晦书》中道:“推倒一世之智勇,开拓万古之心胸”,让一代大儒朱熹不得不承认陈亮“才太高,气太锐、论太险、迹太露” 。
二、力主北伐的陈亮
隆兴二年(公元1164年),南宋与金人乞和,达成和议,南宋再次向金人割地赔款,大臣们不以为耻,反以为幸,认为“天下忻然幸得苏息”,陈亮此时以乡试第一被推荐到太学学习,他认为这样做不合适,极度愤懑之下,冒着极大风险,以一介布衣之身写下《中兴五论》,包括中兴论、开诫论、执要论、励臣论、正体论五个部分,希望能够改变圣上之意,可惜他写的文章如石沉大海,“奏入,不报” 。
陈亮一生都力主抗金,可惜一直没有得到皇帝的青睐,直到淳熙五年,菜叶网,他再次上书宋孝宗,才引起宋孝宗的注意 。
然而,朝堂之上主张抗金的人士一直被主和派打压与排挤,陈亮不谙官场之道,正直敢言,由之得罪了许多朝廷官员 。
虽然陈亮多次上书发表主张,抒受到很多人反对,甚至初政敌陷害,两次因莫须有的罪名被下狱 。
【南宋词人陈亮简介 南宋陈亮诗词】面对朝堂上下,文恬武嬉,苟且偏安的局面,他忧心如焚,焦虑万分 。适值好友大理少卿章森出使金朝,陈亮赋笔写下了《水调歌头 ? 送章德茂大卿使虏》,以壮其行,兼寓己志:
不见南师久,谩说北群空 。当场只手,毕竟还我万夫雄 。自笑堂堂汉使,得似洋洋河水,依旧只流东!且复穹庐拜,会向蒿街逢 。尧之都,舜之壤,禹之封,于中应有,一个半个耻臣戎 。万里腥膻如许,千古英灵安在?磅礴几时通?胡运何须问,赫日自当中 。
淳熙十五年(公元1188年)春天,陈亮往来于长江沿岸的军事重镇建康、京口一带,考察了那里的山川形势,深入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