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唐四杰和初唐四大家分别是谁 初唐四杰是哪四位,谁的成就最高( 二 )

将军 。”
可以看出,裴行俭在670年到679年(上元三年)近十年间官职都是吏部侍郎,而《咏怀古意上裴侍郎》内容是表达建功立业的雄心,因而该诗应作于裴行俭拜尚书之前,带兵西征之时,因而大致为676年左右 。那么向前减去49岁推算,骆宾王应该生于贞观二年(628年) 。
至于卒年,骆宾王因为参与徐敬业反周,《旧唐书》:“敬业败,伏诛 。”,唐代张鷟撰《朝野佥载》:“宾王后与敬业兴兵扬州,大败,投江而死 。”,而唐代孟启撰写《本事诗》则说“故敬业得为衡山僧,年九十余乃卒 。” 。从当时武则天执政来说,连自己亲属和皇室都斩杀殆尽,更何况一个骆宾王,况且还是《为徐敬业讨武曌檄》作者,岂能让其活命?因而骆宾王出家为僧自然是杜撰,应以前两种记载为准,或投水自杀,或被杀,时间为则天顺圣皇后光宅元年(684年),那么骆宾王就是活了五十七岁 。

初唐四杰和初唐四大家分别是谁 初唐四杰是哪四位,谁的成就最高

文章插图
明确了四人的生卒年月,我们可以看出,骆宾王最大,生于628年;其次卢照邻,生于634年;然后杨炯和王勃大致同岁,生于649年左右 。因而闻一多先生的考据部分为真,那就是卢骆属于同辈人,王杨属于同辈人,前者是后者的前辈 。卢骆同辈有骆宾王的《艳情代郭氏答卢照邻》诗词为证,诗中骆宾王替卢照邻的相好郭氏痛斥卢照邻朝三暮四、移情别恋,可以看出都为同龄人,方能写此信 。
类似证据还有很多,比如《旧唐书·列传第一百四十一·方伎·孙思邈传》:“当时知名之士宋令文、孟诜、卢照邻等,执师资之礼以事焉 。”,其中宋令文是宋之问父亲,和卢照邻同辈,而杨炯和宋之问与杨炯同时任职,《旧唐书·列传·卷一百四十·文苑上·宋之问传》:“初征令与杨炯分直内教,俄授洛州参军 。”,可见卢骆和王杨分属两代人 。
那么,我们基本上就可以得出杨炯“吾愧在卢前,耻居王后 。”的真意了 。那就是如果按照序齿应为骆宾王、卢照邻、杨炯、王勃,可是当时评论排名为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杨炯认为自己年龄小,排在卢照邻前面,确实有愧不敢当的意思;为何“不愧”排在骆宾王之前?因为卢照邻比骆宾王还小,自己说了愧在卢前,自然是连骆一起 。当然这不是说的文采,而是年龄,正如《旧唐书》中宰相张说评价“‘愧在卢前’,谦也 。”
那么“耻居王后”又是为何?因为和王勃同龄,排在王勃后面,人都有争强好气之心,自然心有不甘,于是说“耻居王后”,也是有点羞愧的意思,并非耻辱之意 。张说也有评价“杨盈川文思如悬河注水,酌之不竭,既优于卢,亦不减王 。‘耻居王后’,信然 。”
那么,以现在的眼光来评价,这四位诗人的才华究竟哪一个更高呢?从现在流传的作品来看,如今公认王勃最高 。因为王勃虽然只活了28岁,可是高才博学,著作颇丰,五律五绝以及诗赋皆擅长并多名篇 。
诸如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气象雄浑,境界宏阔;《檄英王鸡》是骈文的经典之作,词藻优美,博学广闻;千古名篇《滕王阁序》“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更是千古名句;《九陇县孔子庙堂碑文》“宏伟绝人,稀代为宝”(杨炯评语) 。并且才思敏捷,《唐才子传》“勃欣然对客操觚,顷刻而就,文不加点,满座大惊 。”,因而被列为四杰之首,当名副其实,为当时和后世公认 。
杨炯以边塞征战诗著名,所作如《从军行》、《出塞》、《战城南》、《紫骝马》等,气势轩昂,风格豪放;《盂兰盆赋》被《旧唐书》赞誉“词甚雅丽” 。卢照邻代表作《长安古意》,其中“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 。”为千古佳句;《病梨树赋》沉郁幽怨,颇有哲理;《五悲文》洋洋洒洒,汪洋恣肆,雄伦卓见,不愧名篇 。骆宾王《咏鹅》妇孺皆知,《在狱咏蝉》志向高洁,《帝京篇》五七言参差转换,词藻优美,《为徐敬业讨武曌檄》:“一抔之土未干,六尺之孤何托”为千古佳句广为流传 。
就拿杨炯来说,虽然有言“耻为王后”,然而其本人对王勃惺惺相惜,极为敬佩 。在王勃落水而死之后,亲人整理诗集的时候,杨炯专门为之做了长序《王勃集序》 。在序中,对王勃高度评价,诸如称赞王勃祖父文中子王通为“人宗”,称王勃为“庄思之雄宗”,列举王勃对诗词歌赋的贡献以及引导社会文风的举动,诸如“长风一振,众萌自偃”,“积年绮碎,一朝清廓”,“反诸宏博,君之力焉”,俨然把王勃看成当时文坛领袖 。并后悔生前没有多交往,最后道:“《三都》盛作,恨不序于生前;《七志》良书,空撰得于身后 。神其不远,道或存焉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