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六计中的围魏救赵是什么意思 36计第二计围魏救赵的故事

本指围攻魏国的都城以解救赵国 。现借指用包超敌人的后方来迫使它撤兵的战术 。

三十六计中的围魏救赵是什么意思 36计第二计围魏救赵的故事

文章插图
【原典】
共敌不如分敌①,敌阳不如敌阴② 。
【注释】
①共敌不如分敌:共,集中的 。分,分散,使分散 。句意:攻打集中的敌人,不如设法分散它而后再打 。
②敌阳不如敌阴:敌,动词,攻打 。句意为 先打击气势旺盛的敌人,不如后打击气势旺盛的敌人 。
【释义】
进攻兵力集中、实力强大的敌军,不如使强大的敌军分散减弱了再攻击 。攻击敌军的强盛部位,不如攻击敌军的薄弱部份来得有效 。
【浅解】
所谓围魏救赵,是指当敌人实力强大时,要避免和强敌正面决战,应该采取迂回战术,迫使敌人分散兵力,然后抓住敌人的薄弱环节发动攻击,致敌于死地 。
【按语】
治兵如治水:锐者避其锋,如导疏;弱者塞其虚,如筑堰 。故当齐救赵 时,孙子谓田忌曰:“夫解杂乱纠纷者不控拳,救斗者,不搏击,批亢捣虚,形格势禁,则自为解耳 。”
【解析】
对敌作战,好比治水:敌人势头强大,就要躲过冲击,如用疏导之法分流 。对弱小的敌人,就抓住时机消灭它,就象筑堤围堰,不让水流走 。所以当齐救赵时,孙子对田忌说:“想理顺乱丝和结绳,只能用手指慢慢去解开,不能握紧拳头去捶打;排解搏斗纠纷,只能动口劝说,不能动手参加 。对敌人,应避实就虚,攻其要害,使敌方受到挫折,受到牵制,围困可以自解 。”
故事:围魏救赵(历史)】
庞涓为报中山之仇,带重兵进攻赵国,赵国连战连败,国都危在旦夕 。
赵国向齐国求救,田忌主张救赵,相国邹忌等人惧怕魏国,坚决反对 。齐威王力排众议,派兵救赵,命田忌为大将,孙膑为军师 。
田忌采取孙膑的计策,不去赵国,直逼魏国 。田忌的堂弟田国是一个有战功的将军,他以为孙膑怕死,怂恿数名将军不听孙膑之令,定要前往赵国和魏军一决高低 。孙膑好言相劝,田国等人不从 。孙膑按军法斩杀田国手下一个有功之将,田国等人在军法的威慑下,带军向魏国开进 。
【三十六计中的围魏救赵是什么意思 36计第二计围魏救赵的故事】魏国告急,庞涓只好从赵国撤军 。回军途中,庞涓和齐军相遇,孙膑用计大败庞涓 。庞涓这才知道孙膑没死,率残部逃回魏都,田国等人此时对孙膑口服心服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