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廷玉三代宰相 张廷玉入太庙

古代上兴盛的王朝不在少数,其中不得不提的一定是三代不衰的"康乾盛世" 。而其中起到关键衔接作用的正是人才辈出的"雍正王朝" 。只有短短14载的雍正王朝,却在古代上留下不少的名人名事 。这其中有一位"三代老臣"张廷玉,他当作唯一一位配享太庙的汉臣,可以说在清朝的古代上书写了传奇的一生 。
最高荣耀—"配享太庙"
张廷玉,字衡臣,号砚斋,于康熙三十九年入进士,在康熙年间他就受到了重用,入值权力中枢"南书房" 。康熙死后雍正继位,在雍正执政的数十载,张廷玉也迎来了人生的高光时代 。雍正在位时,张廷玉步步高升,位居从一品礼部尚书,到后来高居军机大臣,每日参见皇帝,参议政事 。
到了风流皇帝乾隆时期,他依旧十分器重张廷玉,这是因为雍正在去世时,在留给风流皇帝乾隆的遗旨中说:"大学士张廷玉器量纯全,抒诚供职……其功巨甚 。朕可保其始终不渝,将来着配享太庙,以昭恩礼" 。
雍正在强调张廷玉的忠义之心,也是向风流皇帝乾隆推举他,告诉风流皇帝乾隆此人可以委以重用,并下旨让张廷玉死后当作功臣入太庙供奉 。太庙当作明清祭奠祖先的家庙,必须是近亲或有功于江山社稷的皇亲,还有大功于社稷的臣子才可配享太庙,可见张廷玉深得雍正信任 。
可是尤其是人才云聚的"雍正王朝",张廷玉到底有怎样的魅力?才可以让雍正如此重视,在古代上获得这么高的评价呢?首先,要从他的才学说起 。
真才实学铸就三朝元老
张廷玉很小就饱读经书,才华横溢 。在康熙年间,有一次张廷玉在面见康熙皇帝的时候,就即兴出口七言绝句,得到了康熙的赞赏 。当时就看中他的才华任命入值南书房 。实际上,张廷玉是大学士张英的次子,他完全可以子承父业"久持讲握,简任机密",可他没有 。他也没有借助父亲的地位,而是通过自己真才实学,进入了权力中心 。
由此可见,张廷玉是有实实在在的真才实学,他青出于蓝胜于蓝,得到了康熙的青眼 。后来雍正登位,当作一代明君,雍正是出了名的"勤政" 。这样的勤君上位,必定找勤臣相辅,于是雍正看中了张廷玉勤勉不息的品格 。除此之外,更主要的是雍正十分欣赏张廷玉的真才实学 。而张廷玉也不负他的期望,为清朝的繁荣立下了不少功劳 。
雍正年间大兴改革,张廷玉当作军机大臣,政事上,皇帝亲力亲为任务艰巨,他将题本和奏本统一为奏本,简明扼要写清奏折呈上批示;朝廷上,雍正根基不稳官员懈怠, 张廷玉大力整治;军队上张廷玉攻克准葛尔,为此设立了军机处,打倒头目,使得吏治严明 。以上种种措施,让张廷玉出众的能力得到了充分展现 。
敢问这样一位次次直击命门的左膀右臂,有谁不想得到?雍正在继位之时主张"以才为先",当作皇帝他重才也欣赏才人 。张廷玉重在才干突出,在雍正最需要有才能之人助他巩固江山时,张廷玉凭借真才实学,得到了雍正的肯定 。人无才,则不立 。不管什么朝代,只有具有真才实学才能创造价值,才会得到重用 。
此外,忠臣也同样深受皇帝器重,而张廷玉此人,则是两者兼备 。
皇帝只相信"绝对的忠诚"
张廷玉出生于几代贤臣之家,自小深受儒家教诲,恪守中庸之道,他深知首先要得到皇帝的信任,那就意味要绝对的忠心 。
他的父亲张英为官清廉、人品端正、是著名的贤臣良相,也史家公认的学者大儒 。雍正就从师于张英,他深知张英的品行端正 。所以来自三代忠臣之家的张廷玉,大大获得了雍正的信任 。更主要的是张延玉也继承了家族清正廉洁、忠心不二的风气 。
雍正年间,出现了一位大将军年羹尧,但是这人嚣张跋扈,居功自傲 。年羹尧在第一次见张廷玉时备了几样礼物,分别是蜜桔、绸缎、折扇和一包天麻 。
年羹尧怎会不知道张廷玉的细微谨慎,送的这些东西看似普通,本来其中大有学 。年羹尧表示天麻和绸缎是赠给家母以表心意,而蜜桔是普通的四川特产 。而折扇只不过是读书之人惺惺相惜互赠的雅物而已,让张廷玉务必收下 。
张廷玉如此聪明如何不知道这场无声地拉拢已经开始,这个年羹尧又想刺探情报,又想拉拢自己入伍 。于是他唯独收下了天麻,当作治病良药送给母亲 。没有驳了年羹尧的面子,却又表明了忠心 。


推荐阅读